办公设备维修网
资讯中心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资讯中心 西南首家!华西医院完成国产机器人辅助全髋关节置换术

西南首家!华西医院完成国产机器人辅助全髋关节置换术

2024-04-14 10:12:09| 来源: 网络整理

红星新闻网(记者 李慧颖)6月20日报道6月18日,随着5台髋关节置换术的顺利结束,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骨科周宗科教授团队完成国产机器人辅助全髋关节置换术临床研究项目。据了解,这是在西南地区率先开展的国产机器人辅助全髋关节置换术。该项目将30例国产机器人辅助髋关节置换术和30例传统髋关节置换术患者进行对比研究:与传统髋关节置换术比较,国产机器人辅助全髋关节置换术更精准,术中*作安全,这将帮助患者获得更好的功能及和更长的假体使用寿命。什么情况下做髋关节置换术?该项目具体有哪些优势?今日记者采访了周宗科教授团队进行详细解读。

周宗科教授介绍,髋关节骨关节炎、股骨头坏死、髋关节发育不良及髋关节类风湿关节炎等疾病进展至终末期,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轻则导致患者行走、穿鞋袜、上厕所等日常活动受到限制,重则需要使用拐杖辅助行走,甚而只能依靠轮椅出行、日常生活不能自理。髋关节置换术是治疗终末期髋关节疾病最有效的手段。

当前,髋关节置换术在各级医院均可开展,但术中假体安放位置不佳是影响患者术后功能恢复和导致假体远期失败的重要因素。如何实现髋关节置换术的假体精准安放,如何实现各级医院的手术效果同质化,仍然是目前髋关节置换术需要探索和解决的问题。手术机器人在骨科领域中的不断发展和逐渐进入临床应用,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一种可能的途径。

为了探索、验证机器人辅助髋关节置换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同时为了减轻患者经济负担、解决患者病痛,周宗科教授团队着手实施国产机器人辅助全髋关节置换术临床研究项目。

该项目自4月12日启动,项目共纳入60例患者,随机抽取30例患者行机器人辅助全髋关节置换术,剩余30例患者按传统方式行髋关节置换术,以对比两者的手术效果。6月18日,随着当日5台手术顺利结束,该项目完成。本次项目参与患者最小年龄为26岁,因创伤股骨颈骨折行内固定手术后股骨头坏死,严重影响患者日常活动,无法正常生活和工作;年龄最大患者76岁,因髋关节严重骨关节炎导致生活无法自理。其余参与患者病种包括髋关节类风湿关节炎、髋关节发育不良继发骨关节炎、绒毛结节性滑膜炎继发骨关节炎,以及各种原因导致的股骨头坏死。60例患者在术后第一天开始下地活动,关节功能恢复好,疼痛轻,没有出现机器人应用相关并发症。根据术后影像学测量显示:机器人辅助髋关节置换术假体安放更精准,可以更好恢复患者双下肢长度。

▲术前骨盆正位X线片

▲术后骨盆正位X线片 左髋骨关节炎 前倾角:20°,外展角38°,双下等长(术前规划前倾角20°,外展40°)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临床研究的国产手术机器人系统“骨圣元化”根据髋关节CT,可实现术前智能手术规划、术中精准的安放关节假体。医生团队通过对机器人*系统和机械臂的相互*作配合,将髋臼磨锉和关节假体安放限制在规划的安全范围内,极大地提高了手术的精准度和安全性,避免了人工测量和*作误差、假体位置不佳等对术后恢复所造成的影响。

周宗科教授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华西医院骨科一直致力于“精准医疗”“智能骨科”和“加速康复外科”的探索与研究,这也是当今骨科领域的重要发展方向。作为医工结合的代表,髋关节置换机器人辅助系统通过智能三维模型与医生交互,确保假体位置安放更准确、肢体长度恢复更好,从而提高髋关节置换术安全性,提升早期和远期疗效,提高患者满意度。



【本文地址】 转载请注明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604060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