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帝亲征噶尔丹凯旋,作出一首七言长诗,既赞黄河更颂一统天下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康熙最好的诗 康熙帝亲征噶尔丹凯旋,作出一首七言长诗,既赞黄河更颂一统天下

康熙帝亲征噶尔丹凯旋,作出一首七言长诗,既赞黄河更颂一统天下

2024-06-03 04:59|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是年闰三月,噶尔丹在众叛亲离的情况下,于十三日服毒自杀而死,其女种其海率三百户来降。

噶尔丹自尽,其女率余众投降,标志着平定噶尔丹叛乱取得全面胜利,康熙帝决定班师回朝,他率军从宁夏行至甘肃境内皋兰附近的黄河岸边,面对滔滔不绝的波涛大浪,一时诗兴大发,作出一首七言长诗,即赞黄河,又暗颂天下一统:

《自宁夏出塞滨河行至白塔乘舟顺流而下抵湖滩河朔作》

黄河之源难可穷,滔滔来自遐荒中。

既入洮兰复西出,飞涛浩瀚声淙淙。

来从边山远跋涉,遣师挽饷兼采风。

回銮欲假顺流便,特乘艇舰浮奔洪。

潆洄大野势几曲,沙岸颓突还巃嵸。

乱柳排生枝干密,中有巨鹿藏榛丛。

遥山转转行莫尽,忽前俄后迷西东。

有时塞云催急雨,晚天霁色横长虹。

旌门月上夜皎洁,水光直与银汉通。

放櫂百里只瞬息,迅于走坂驰骏骢。

中霄望见旄头落,幕北已奏烟尘空。

兹行永得息兵革,岂惜晓暮劳予躬。

长河绵延古鲜历,巡阅乃与区域同。

自此寰海乐清晏,熙怡万国威亨丰。

黄河是中华文明的摇篮,她的形象,她的气质早已令人憧憬,令人向往。如今,军事上的胜利,令康熙帝心情大悦,面对滚滚东流、奔腾不息、奇状无比的黄河波涛,他写景抒情,由此及彼,由见而闻,纪诗以抒发天下一统的抱负。

此诗分三段,“黄河之源难可穷”至“特乘艇舰浮奔洪”为第一段,写壮游黄河之因由。

第二段从“潆洄大野势几曲”至“幕北已奏烟尘空”,为记游主体,描述沿河见闻,写黄河之奇险。“中霄望见旄头落,幕北已奏烟尘空”暗指叛首噶尔丹虽猖獗一时,但毕竟如急流败叶,一去不返。

“兹行永得息兵革”至结尾为第三段,写壮游黄河后所激发出的感想。

为了大清的安定与统一,康熙帝是费尽心力的,从一开始的平“三藩”、收台湾,到亲征噶尔丹,“举朝皆以为难”,众臣都在反对他的决定,可想而知此间的阻力有多么大?

但是,康熙帝意志坚定,力排众议,“昔朕欲亲征噶尔丹,众皆劝阻,惟伯费扬古言其当讨,后两次出师,皆朕独断”(《东华录》康熙朝卷59)。

自征伐吴三桂开始,到今日剿灭噶尔丹,历时二十五年,在这漫长的岁月里,康熙帝不惜晓暮劳躬,终于换来今日兵革得息,天下一统的大好局面。

“自此寰海乐清晏,熙怡万国咸亨丰”,自此天下太平,兵革永息,但愿四海同欢,同庆盛世的到来。

试想当举国上下都在以此为乐时,作为一国之君的他,岂不是更加开心与自豪?

正是因为在这种心情下,康熙帝既是壮游黄河,亦是乐游黄河。他的这篇记游诗,既是一篇黄河漂游记,更是一曲颂赞天下一统的凯歌!

本文参考自:《大风起兮云飞扬——从中国历代帝王诗词中看气魄》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