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外来入侵植物的等级划分与地理分布格局分析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仙人掌的分布区 中国外来入侵植物的等级划分与地理分布格局分析

中国外来入侵植物的等级划分与地理分布格局分析

2024-05-08 12:39|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中国幅员辽阔, 自然地理条件变化极大, 来自世界各地的大多数外来植物都可能在这里找到适合自己的栖息地, 进而定居, 有的甚至成为入侵植物。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 随着对外贸易与交流的增加, 外来入侵植物的种类和危害也在急剧地增加。外来入侵植物对中国的经济、生态、生物多样性以及社会环境和人类生活安全等已经造成非常严重的威胁, 比如南方的凤眼蓝(Eichhornia crassipes)、东部沿海的大米草(Spartina anglica)、华南的微甘菊(Mikania micrantha)、西南部的紫茎泽兰(Ageratina adenophora)以及华东的加拿大一枝黄花(Solidago canadensis)等, 给国家的经济造成了极其严重的损失。

一个比较清晰的物种本底资料是在国家层面上开展后续科学研究和管理的重要基础(Nel et al., 2004)。中国对生物入侵的研究起步较晚, 第一次全国性的外来入侵植物种类调查始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丁建清和王韧(1998)首次基于文献资料对国内农田、牧场和水域等生境的植物进行了初步统计, 发现至少有58种外来植物对我国农业和林业造成了危害。此后这个数字不断变化, 从90种(李振宇和解焱, 2002)、188种(徐海根和强胜, 2004)、126种(Liu et al., 2005, 2006)、246种(解焱, 2008)、270种(Weber & Li, 2008)、420种(Wu et al., 2010)、265种(徐海根和强胜, 2011; Xu et al., 2012)、143种(万方浩等, 2012)、319种(Axmacher & Sang, 2013), 到384种(Bai et al., 2013)不等。虽然其中有些报道中的收录标准不同, 如万方浩等(2012)主要收录危害较为严重的物种, Wu等(2010)则没有区分归化种和入侵种, 但总体上我国的外来入侵植物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

作为外来入侵植物的风险防范和管理依据, 入侵等级的划分在国际上已有先例(Nel et al., 2004), 它不仅可以作为学术研究上的参照, 更重要的是使入侵种的管理有据可依, 可作为未来风险评估的重要依据(陈良燕和徐海根, 2001; 丁晖等, 2011)。外来入侵植物管理涉及农业、林业、园林、商业、能源、旅游、海关等多个领域和部门, 对生态安全和人民生活至关重要。为了摸清我国外来入侵植物的本底资料, 为相关部门的深入研究、科学普及以及各类管理和防治提供依据, 我们基于3,000多篇(部)文献(包括专著报道)的统计, 结合野外调查和标本信息查阅与分类学学名考证, 对获得的中国已报道的外来入侵植物进行了入侵等级划分和地理分布格局分析, 旨在探讨以下问题: (1)我国外来入侵植物的危害状况如何, 有多少种已经产生严重危害?(2)我国入侵植物的分布格局及扩散趋势如何; (3)面对全球入侵的环境, 我们该如何应对?文中还对主要外来入侵植物的管理提出了建议。

1 方法 1.1 数据来源

本文的数据有3种来源: 文献资料统计、野外调查和标本信息查阅。由于不同学者对入侵概念的认识不同, 因此我们的收录原则是: 作者在文中指出为入侵种的收录; 而仅说明是外来种或归化的物种而没有构成入侵的物种则没有收录。与此同时, 在文献资料的基础上, 结合野外调查, 参照全国各大标本馆的馆藏标本, 对文献统计资料进行补充, 进而进行综合的等级划分。

1.2 等级划分原则

依据外来入侵种的生物学和生态学特性、原产地自然地理分布信息、入侵范围和所产生的危害, 把中国外来入侵物种划分为以下等级:

1级: 恶性入侵植物。在国家层面已经对经济或生态环境造成巨大损失与严重影响, 入侵范围超过1个以上自然地理区域。

2级: 严重入侵植物。在国家层面上对经济和生态环境造成较大损失或明显影响, 并且至少在1个以上自然地理区域分布。

3级: 局部入侵植物。在1个或1个以上自然地理区域分布并造成局部危害, 但目前没有造成国家层面的大规模危害。

4级: 一般入侵植物。不论入侵范围广泛与否, 根据其生物学和生态学特性已经确定其危害不大或不明显, 并且难以形成新的入侵发展趋势。

5级: 有待观察类。此类物种研究不够充分, 主要是一些出现时间短或最新报道的、目前了解不深入而无法确定未来发展趋势的物种。

2 结果 2.1 物种组成

根据文献统计、标本查阅和野外调查, 共收集中国外来入侵植物515种, 隶属72科285属(附表1)。其中, 基于文献统计的物种为508种, 隶属72科282属; 通过野外调查和标本查阅, 新增了7种, 隶属5科5属, 分别为夜香紫茉莉(Oxybaphus nyctagineus, 北京海淀区香山南辛村路边草丛有分布)、四翅滨藜(Atriplex canescens, 甘肃张掖、民勤有分布)、绣球小冠花(Coronilla varia, 辽宁沈阳有大片逸生)、山东丰花草(Diodia teres, 山东青岛有分布)、棱稃雀稗(Paspalum malacophyllum, 甘肃天水作为牧草栽培)、皱稃雀稗(P. plicatulum, 甘肃天水作为牧草栽培)和粗秆雀稗(P. virgatum, 台湾北部有分布)。雀稗属的这3种植物 虽然目前还没有出现明显的入侵, 但鉴于它们的生物学和生态学特性, 在此列为5级, 即处于观察中的物种。

在515种外来入侵植物中, 蕨类植物只有速生槐叶苹(Salvinia adnata)和细叶满江红(Azolla filiculoides)2种, 被子植物为513种; 其中双子叶植物432种(约占总种数83.88%), 单子叶植物81种。从科的构成来看, 菊科、豆科、禾本科构成了中国外来入侵植物的主体, 3科共计222种, 占总种数的43.1%; 其中以菊科种类最多(92种), 其次是豆科(71种), 禾本科位列第三(59种)。从各科的物种数分析, 大于10种的科有11个, 5-10种的为11个, 2-5种的科有22个, 仅有1个物种的科有28个。从属的角度分析, 物种数最多的属为大戟属, 有15种, 苋属14种, 茄属13种。仅有1个种的属为192个, 占总属数的67.4%。

2.2 入侵等级划分

根据生物学特征和生态学特性、原产地自然地理分布信息、入侵范围、对生态环境的危害和对国民经济产生的影响等, 本文将这些外来入侵植物划分为5个等级(附表1)。其中1级: 恶性入侵植物34种; 2级: 严重入侵植物69种; 3级: 局部入侵植物85种; 4级: 一般入侵植物80种; 5级: 有待观察类247种。

在1级中, 菊科有9种, 禾本科4种, 苋科3种; 2级中, 菊科有10种, 禾本科9种, 苋科9种; 3级中, 豆科21种, 菊科9种, 禾本科8种。在具有潜在危害(5级)的物种中, 菊科为42种, 豆科33种, 禾本科24种。

有些入侵物种在国家范围内的影响可能不是很大, 而在局部区域可能非常严重, 如刺轴含羞草(Mimosa pigra)在中国南方(台湾和云南的局部)入侵非常严重, 但在长江流域以北则不会产生影响。但总体而言, 整体与局部的关系并不矛盾, 只是程度与范围不同。世界上最严重的100种外来入侵生物(http://www.issg.org/database/species/reference files/100English.pdf, Lowe et al., 2000)须在全世界范围内广泛关注。

2.3 物种地理分布

根据文献统计, 各省(市、自治区)外来入侵物种的数目差异比较大(图1)。外来入侵植物最多的是广东省, 有255种; 最少的是宁夏回族自治区, 有34种。在所有外来入侵植物中, 151种仅在1个省(市、自治区)有分布, 约占总数的29.3%, 138种在2-5个省有分布, 81种在6-10个省有分布, 50种在11-15个省有分布, 30种在16-20个省有分布, 29种在21-25个省有分布, 36种在26个以上的省有分布, 其中9种在34个省都有分布。中国目前有78种外来入侵植物在全国超过一半的省(市、自治区)有分布。

然而, 根据各地区植物志及野外调查, 发现各省的外来入侵物种实际分布数(图2)和文献报道有很大的差异。实际分布最多的是云南省, 为334种; 最少的是宁夏回族自治区, 为43种。从物种水平来看, 39种仅在1个省(市、自治区)有分布, 约占总数的7.6%, 110种在2-5个省有分布, 121种在6-10个省有分布, 86种在11-15个省有分布, 54种在16-20个省有分布, 52种在21-25个省有分布, 53种在26个以上省有分布, 其中9种在34个省有分布。因此不难看出, 文献报道的我国外来入侵植物远低于它们在中国的实际分布; 这是一个非常值得重视的问题。

2.4 原产地

统计结果显示, 我国515种外来入侵植物的原产地共计638频次, 其中原产于南美洲的物种最多, 为221频次(约占34.6%), 其次为北美洲, 为137频次(约占21.5%), 欧洲为102频次(约占16.0%), 亚洲为93频次(约占14.6%), 非洲为63频次, 大洋洲为13频次, 原产地不详的植物有6种, 杂交起源和栽培起源的植物共有4种。

显示原图| 下载原图ZIP| 生成PPT

图1   根据文献报道统计的中国各省(市、自治区)外来入侵植物种数

Fig. 1   The number of alien invasive plant species in each province of China according to literature

2.5 生活型

根据外来入侵植物的生活型统计, 草本植物为432种, 占总种数的83.9%, 其中草质藤本为26种。在所有草本植物中, 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为255种, 占所有草本植物的一半以上(约59.0%)。木本植物为83种, 其中灌木为62种, 乔木为21种。

3 讨论 3.1 划分入侵等级的必要性

众所周知, 美国是世界上入侵植物较多、研究比较清晰且深入的国家(Mooney & Drake, 1989; Pimentel et al., 2000; Ma, 2010)。对外来入侵种的划分, 美国既有联邦的标准也有各个州的标准, 甚至不同领域也有各自的标准(如国家公园、联邦草场、州保护地、私人森林、个体农田等)(Millers, 1993)。全国外来入侵植物等级的划分是从国家层面的考虑, 而各自然地理区域或者更小的地理单元的划分, 是国家范围内对入侵植物的科学研究与管理、开展必要的防范工作以及科学普及与教育的基础。相信随着中国入侵植物研究的深入, 更详细或者是更小范围的划分会不断出现, 从而使中国入侵植物的工作更加完善。

根据我们划分的等级, 在恶性入侵的34种植物中, 菊科有9种, 占该级别的26.5%, 禾本科次之, 苋科紧随其后; 在严重入侵类中, 依然是这3个科排在前3位。这种一致性与这3个科入侵种的特性是密不可分的。菊科植物多为一年生草本, 其种子具有休眠的特性, 当冬季或环境干扰严重时, 种子休眠可避免同时萌发带来的灭绝风险; 而且其种子一般数量多而小, 可通过风力等扩散到很远的地方, 其特殊的附属结构, 如钩、刺、毛等易于通过多种方式进行传播, 能够在短时间内迅速繁殖和扩散。如1株豚草可产生62,000粒种子(Bassett & Crompton, 1975), 且种子的休眠期至少长达20年(Fumanal et al., 2007)。禾本科的入侵植物也为一年生草本, 种子较小, 易随粮食、种子贸易等传播, 且生长快、适应性强、危害重。苋科的入侵种主要存在于苋属中, 以种子繁殖, 其单个花序可产生几百粒种子, 且种子细小, 易脱落, 可以借助风力、水等外力传播到较远的地方去; 另外, 苋属植物多能食用, 可借助人和家畜等传播, 分布很广, 一旦种子落地, 很多年都难以清除。而且它们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极强, 对土壤、水分、温度、肥力、酸碱度、光照等要求不严格, 因此可以入侵多种生境, 同时生长迅速, 与作物争水争肥, 导致作物减产甚至颗粒无收(向国红等, 2010)。部分苋属植物具有化感作用(张燕和慕小倩, 2008; 鲁萍等, 2011), 抑制和排挤其他植物, 危害本土植物的正常生长, 阻碍植被的自然恢复。

显示原图| 下载原图ZIP| 生成PPT

图2   根据实际分布各省(市、自治区)外来入侵植物物种数

Fig. 2   The number of alien invasive plant species in each province of China according to actual distribution

局部入侵的植物以豆科种类为主(21种), 占该等级总种数的24.7%, 主要是因为豆科植物的生活型比较复杂, 有草本、灌木和乔木, 且多为虫媒传粉, 传播距离虽然较为有限, 但却可产生区域性的危害。在有待观察类中, 菊科、禾本科和豆科物种最多, 这些物种目前虽然还没有表现出很强的入侵性, 但由于我们没有掌握足够的信息, 目前还不能判定它们将来的发展趋势, 以及对生态环境是否是安全的, 因此我们更应提高警惕, 严防下一个凤眼蓝、加拿大一枝黄花的出现。外来植物的种类、生物学特性及地理分布格局等信息已被证明对于了解不同地区外来种丰富度, 以及制定管理策略有很大帮助(Pysěk & Richardson, 2006)。

中国外来入侵植物的调查和研究起步较晚, 根据目前掌握的资料和划分的危害等级, 我们建议: 发现4级和5级入侵植物要记录, 以备后续观察与研究; 发现3级入侵植物必须报告或者是报道, 而且不鼓励栽培或在生产实践中使用; 发现2级入侵植物不但要报告或者是报道, 而且不允许栽培使用, 也不允许进口; 发现1级入侵植物要在2级入侵植物管理的基础上必须根除。同时对国产种中一些已造成危害或危害较重的物种也应提高警惕。只有全民动员, 才能真正做到防患于未然, 并尽可能地将入侵植物产生的影响降到最低(Pyšek et al., 2004)。

针对具有潜在危害的物种, 我们要一方面通过全球和国内入侵物种库(http://www.issg.org/data-base/species/referencefiles/100English.pdf、http://plants.usda.gov/core/profile?symbol=ATCA2、http://www.gisin.org/cwis438/websites/GISINDirectory/SpeciesStatus_Result.php?WebSiteID=4、http://weed.njau.edu.cn:8013/、http://www.agripests.cn/base23.asp)获取一些入侵种的信息, 另一方面密切关注已在我国周边国家及地区泛滥并产生危害的物种, 如新加坡(Corlett, 1988, 1992)、日本(Enomoto, 1999)、朝鲜(Koh et al., 2000; Zerbe et al., 2004; Kim, 2005)、印度(Raghubanshi et al., 2005; Reddy, 2008; Khuroo et al., 2010, 2012; Sekar, 2012)的入侵种, 防止它们进入我国。

万方浩等(2012)曾将中国的外来入侵植物划分为危害严重、危害较为严重、危害较轻3个等级, 但并未说明这3个等级的划分依据。本文根据外来入侵植物的危害程度, 从国家层面的自然地理区系及小范围的区域概念对外来入侵植物的危害进行了等级划分, 并列出了有待观察的物种, 希望能让管理层、学术界及普通民众对我国外来入侵植物的危害现状有一定的了解, 共同关注生物入侵, 提高警惕, 严防那些还未造成危害的物种。

入侵植物的等级并非一成不变。本文中对于入侵等级的划分是一次尝试, 还有待实践的检验。入侵植物的研究既有赖于对不同物种的生态学特性、入侵背景、入侵机制等各方面详细深入的研究(Sakai et al., 2001), 更离不开资料的系统总结(Le Floch et al., 1990; Nel et al., 2004; Pyšek et al., 2004), 包括考证在原产地及其他地方的扩散与入侵程度等。随着各方面工作的深入开展, 相信对各个入侵物种将会有更深入的了解, 其入侵级别也会不断更新, 使其更加符合客观实际。

3.2 地理分布格局分析

无论是通过文献分析(图1)还是物种的实际分布(图2), 中国外来入侵植物的数量分布均呈现出由西南和东部沿海地区到内陆逐渐递减的趋势。尤其是西南及东南沿海地区, 外来入侵植物的物种数是西北地区的3-4倍。产生这种分布格局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1)从经济发展的角度来看, 沿海城市的港口多, 交通便利, 旅游业发展迅速, 经济发展快, 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交流更为频繁, 为入侵植物的进入提供了便利, 这也符合Huang等(2012)的结论。(2)从原产地进行分析, 入侵我国的物种中原产南美洲的比例最大, 其次为北美洲, 二者之和(约56%)占所有入侵植物的一半以上, 并且部分物种的生态适应性强, 已在我国成为恶性入侵植物。其主要原因可能是南美洲的气候与我国东南沿海相似, 有利于它们的扩散和定居(吴晓雯等, 2006; 冯建孟等, 2011)。根据大陆漂移假说, 东亚与北美的植物应该有相似的遗传背景(冯建孟等, 2009; 彭程等, 2010), 因而来自北美洲的外来物种在我国的生存与成功扩散的几率较大, 加之随着人类活动而传播的外来种在新生境中缺乏天敌和竞争者等限制条件(张润志和任立, 2003), 从而造成其种群数量上的增长和分布范围的扩展。中国与美国之间贸易的增加也被认为很可能是未来物种入侵的因素(Callaway et al., 2006; Jenkins & Mooney, 2006), 同其他地区的贸易增加也不例外(Weber & Li, 2008)。(3)从生活型来看, 入侵我国的物种主要是草本且多数为一年生植物。现代遗传学研究表明, 物种对新环境的适应仅需要20代甚至更短的时间(Prentis et al., 2008), 同时草本植物具有幼苗生长速度快、单位时间内开花次数多、生活史短、繁殖能力强、种子数量多、个体小容易扩散及繁殖方式多样等特点, 这些生活史特征使草本植物在竞争中具有明显的优势(李博和陈家宽, 2001; 黄建辉等, 2003), 对其入侵、生存、种群建立及扩张极为重要。

根据文献统计, 仅在1个省分布的入侵植物有151种, 其中分布在沿海地区的物种有108种(约占71.52%), 充分说明了沿海的港口是外来植物进入我国后的初始据点; 其余43种在我国边境省份(除沿海地区)的物种为17种, 其中云南13种, 新疆3种, 西藏1种, 这些植物很可能是通过旅游、贸易或周边地区自然传入我国的。还有26种入侵植物(北京有6种, 其他地区20种)分布在我国内陆地区, 这些植物则很可能是通过旅游或交通运输无意带入的。然而, 对比物种的实际分布图, 仅在一个省有分布的外来物种仅为39种, 占文献统计总数的25.8%, 说明其余约75%的外来物种已经开始向周边地区扩散。与沿海地区相邻的一些省份, 如安徽、河北、河南、湖北、湖南、江西、贵州、四川等地的入侵物种数明显高于内陆其他地区, 表明外来种从沿海地区进入我国后, 借助各省之间便利的交通和天然的生态屏障缺失等有利条件, 迅速蔓延到内陆地区。这种实际分布格局与最初发现地分布格局的差异很有可能是交通运输造成的(Ding et al., 2008)。在经济飞速发展及“村村通公路”的背景下, 我们除了关注沿海各省市外, 更需要关注与其相邻的省份。如果不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 中国的内陆地区在未来几 十年甚至更长时间内都将遭受现在这些外来种的 影响。

既然外来入侵植物密度最大的地区位于中国的沿海港口, 从理论上讲只要加强沿海各类港口进口货物和船只的检验检疫和管理, 就能大幅度降低外来植物入侵几率。然而, 目前的防控措施主要是针对那些已经发现有明显危害的物种, 对于一些具有潜在危害的物种, 检验检疫力度还有待加强。另外, 中国还缺少权威的风险评估体系和指标。虽然可以借鉴澳大利亚等杂草风险评估系统, 但中国气候多样, 地理环境复杂, 故亟需建立适合中国自己的外来入侵植物风险评估系统, 以应对全球一体化背景下的外来生物入侵。同时应加强科学研究, 运用多种途径对外来入侵植物进行防治。

3.3 加强科普宣传工作乃当务之急

近几年的文献资料表明, 在我国34个省(直辖市、自治区)都有外来入侵植物的分布。虽然不同的文献采用的统计依据不同, 但各地区的外来入侵植物总体呈现上升的趋势。这一方面显示外来入侵植物的种类在全国范围内不断增加, 从另一个角度也表明我国外来入侵植物的研究在不断深入, 有很多地区的入侵种得到了彻查。

然而, 生物入侵是一个全球性的难题, 不能只停留在研究的层面, 还应加强科普宣传, 让更多的人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提高预防预警意识, 共同来防御外来种入侵。一个新的入侵种一旦被发现造成重大影响时, 它已经在该地区定居,完全消灭已建立种群的入侵种几乎是不可能的(Mack et al., 2000)。而实际上有许多的生物入侵现象都是生产者首先发现, 从而赢得了有利的控制时间, 避免了大范围扩散蔓延。因此, 加强入侵前的预防比入侵后的控制会更有效, 代价更小(Marmorino et al., 1999)。

虽然外来植物需要经历传播—定居—建群—扩展—侵占等一系列过程而最终暴发造成危害, 但它们的扩散是非常迅速的。早期发现和快速反应是预防和控制新疫情的关键(Hulme, 2006; Genovesi, 2005; Mehta et al., 2007)。以原产于热带美洲的微甘菊为例, 根据标本采集记录, 它的扩散路径大体是毛里求斯(1928年)、马来西亚(1930年)、菲律宾(1945年)、新加坡(1949年)、所罗门群岛(1954年)、印度(1956年)、大西洋地区阿森松岛(1958年)、泰国(1959年)、马里亚纳群岛(1962年)、纽埃岛(1965年)、印度洋地区查戈斯群岛(1967年)、萨摩亚(1968年)、斯里兰卡(1969年), 20世纪80年代初, 已遍布于旧大陆。微甘菊在我国最早的标本记录是1884年采自香港动植物公园, 当时被作为观赏植物栽培, 20世纪初逸生于该公园附近, 此后没有受到关注, 60年代初扩散至香港大屿山等地, 80年代到达广东深圳, 90年代末蔓延到珠江三角洲地区, 并继续向周边地区扩展(王伯荪等, 2004), 台湾、海南、广西、云南、贵州、福建等地均有发现(王伟等, 2007; 徐海根和强胜, 2011; 万方浩等, 2012), 目前微甘菊已经扩散到江西的赣南地区(曾宪锋, 2013), 严重危害本地种和生态环境, 其扩散速度之快、危害之重, 是人们始料未及的。如果做好宣传, 做到全民防范, 那么微甘菊就不会在引进后没被关注, 最终造成不可逆转的生态灾难。

中国人口众多, 科学普及的任务异常艰巨, 任重道远。首先, 要让广大民众积极参与, 培养预防生物入侵的意识。由于对生物入侵现象认识的缺乏, 人们喜欢引种一些奇花异草, 但如果疏于管理或随意丢弃, 最终会导致一些物种逃逸并造成入侵。因此, 我们应当通过媒体, 如电视、网络、电台、手机等多种渠道, 宣传外来入侵植物的特征及危害等, 尤其是一些危害严重的物种, 尽量配备图片资料(生物学特征、危害现状等图片), 使人们对生物入侵有最基本的认识。其次, 设立相应的信息接收和解决问题的机构。在野外工作中我们发现, 民众对野外调查和标本采集非常好奇, 也很热心提供一些帮助。因此, 鼓励大家在日常的生产劳动中多发现一些不常见、扩散繁殖比较快的物种并及时上报, 才能在外来植物进入当地的早期阶段发现并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 避免其大面积扩散。对一些已经产生危害的物种, 相关机构可以提供一些防治方法, 把危害程度降到最低。最后, 引导大众加强土地管理, 提高土地利用率也是防范外来植物入侵的有效途径。在调查中我们发现, 大多数外来入侵植物的生存环境为撂荒地及疏于管理的农田、果园、菜地等。加强对这些区域的管理, 可以减少外来入侵植物赖以生存的生境。

值得注意的是, 那些具有入侵种特性但还未大面积扩散即具有潜在危害的物种并未得到足够的关注。这也是本次研究中列出第5级物种的原因所在。在我国的外来入侵植物中, 有一半是人为有意引进的, 在全球一体化进程加快的今天, 物种的引入、传播与扩散要比过去更为便捷。因此, 人们更应提高生态安全意识, 约束自己的行为, 共同防范外来种入侵。

此外, 笔者在此呼吁各界应重视采集标本, 保存标本, 为科研及管理工作提供并保存第一手资料(马金双, 2014)。作为历史资料, 标本信息的缺失导致我们对入侵植物的进入时间、传播途径等信息无法掌握, 从而无法对入侵种的防治和管理提供参考。我们在查阅标本时发现入侵植物标本采集和保存得很少, 如互花米草在沿海一带分布极为广泛, 危害也很严重, 但在整理我国53个标本馆(室)的标本资料后, 却发现仅有3份标本, 1份没有采集信息, 1份采自香港(KUN, 2005年), 1份采自福建漳江口(NAU, 2006年)。另外, 统计数字显示近几年外来入侵植物的数量不断上升, 但标本馆中的标本大多为2005年以前所采集, 之后很少有标本记录。虽然标本提供的信息可能滞后于物种的实际扩散时间, 但在植物入侵历史研究中极具重要性, 微甘菊的研究就是一个例子。

值得一提的是, 入侵植物大多数是从其他国家引入, 但外来入侵物种的划分并不是以行政区划为依据, 所以不能视来自国外为入侵的唯一标准(Pyšek et al., 2004; 闫小玲等, 2012)。中国地域非常辽阔, 东西、南北的差异都很大, 地区间相互入侵是正常现象。因此, 中国国产种从一个自然地理地区(原产区)进入另一个自然地理地区(新分布区)并且空间跨度较大的, 就应该作为入侵分布而视为外来种(就地域而非国界而言)。如新疆白芥(Sinapis arvensis)原产欧洲、西亚至中亚, 中国只有新疆才有野生, 但目前已经基本覆盖全国并被列为入侵植物(徐海根和强胜, 2004, 2011; 万方浩等, 2012)。但是考虑到国内一些学者的观点, 本文没有收录国产种, 国产种及排除种的详细信息可参见最新出版的《中国入侵植物名录》(马金双, 2013)。

附录 Supplementary Material Table S1 附表1

附表1   中国外来入侵植物名录

Table S1   Checklist of the Chinese alien invasive plants http://www.biodiversity-science.net/fileup/PDF/w2014-069-1.pdf

中文名Chinese name学名Latin name科名Family原产地Oringin等级速生槐叶萍Salvinia adnata槐叶苹科Salviniaceae南美洲3细叶满江红Azolla filiculoides满江红科Azollaceae美洲2木麻黄Casuarina equisetifolia木麻黄科Casuarinaceae大洋洲5大麻Cannabis sativa桑科Moraceae不丹、印度及中亚4火焰桑叶麻Laportea aestuans荨麻科Urticaceae热带美洲5小叶冷水花Pilea microphylla荨麻科Urticaceae热带美洲4珊瑚藤Antigonon leptopus蓼科Polygonaceae热带美洲5竹节蓼Homalocladium platycladum蓼科Polygonaceae所罗门群岛5小酸模Rumex acetosella蓼科Polygonaceae西亚至南欧4垂序商陆Phytolacca americana商陆科Phytolaccaceae北美洲2数珠珊瑚Rivina humilis商陆科Phytolaccaceae热带美洲5光叶子花Bougainvillea glabra紫茉莉科Nyctaginaceae巴西5叶子花Bougainvillea spectabilis紫茉莉科Nyctaginaceae巴西5紫茉莉Mirabilis jalapa紫茉莉科Nyctaginaceae热带美洲2夜香紫茉莉Oxybaphus nyctagineus紫茉莉科Nyctaginaceae美国5番杏Tetragonia tetragonoides番杏科Aizoaceae大洋洲5大花马齿苋Portulaca grandiflora马齿苋科Portulacaceae巴西5毛马齿苋Portulaca pilosa马齿苋科Portulacaceae热带美洲5土人参Talinum paniculatum马齿苋科Portulacaceae热带美洲4假人参Talinum fruticosum马齿苋科Portulacaceae南亚5落葵薯Anredera cordifolia落葵科Basellaceae南美洲1短序落葵薯Anredera scandens落葵科Basellaceae热带美洲5落葵Basella alba落葵科Basellaceae美洲热带、非洲及亚洲热带5麦仙翁Agrostemma githago石竹科Caryophyllaceae地中海2球序卷耳Cerastium glomeratum石竹科Caryophyllaceae欧洲3鹅肠菜Myosoton aquaticum石竹科Caryophyllaceae欧洲4肥皂草Saponaria officinalis石竹科Caryophyllaceae西亚和欧洲5白花蝇子草Silene latifolia subsp. alba石竹科Caryophyllaceae西亚和欧洲5大爪草Spergula arvensis石竹科Caryophyllaceae可能为欧洲4无瓣繁缕Stellaria pallida石竹科Caryophyllaceae欧洲4麦蓝菜Vaccaria hispanica石竹科Caryophyllaceae欧洲至西亚4四翅滨藜Atriplex canescens藜科Chenopodiaceae美国5异苞滨藜Atriplex micrantha藜科Chenopodiaceae西亚、中亚、南欧5小藜Chenopodium ficifolium藜科Chenopodiaceae欧洲4杖藜Chenopodium giganteum藜科Chenopodiaceae印度5灰绿藜Chenopodium glaucum藜科Chenopodiaceae原产地不详4杂配藜Chenopodium hybridum藜科Chenopodiaceae欧洲和西亚2铺地藜Chenopodium pumilio藜科Chenopodiaceae澳大利亚5土荆芥Dysphania ambrosioides藜科Chenopodiaceae热带美洲1北美海蓬子Salicornia bigelovii藜科Chenopodiaceae热带美洲5刺沙蓬Salsola tragus藜科Chenopodiaceae中亚、西亚、南欧5锦绣苋Alternanthera bettzickiana苋科Amaranthaceae巴西5华莲子草Alternanthera paronychioides苋科Amaranthaceae南美洲3喜旱莲子草Alternanthera philoxeroides苋科Amaranthaceae巴西1刺花莲子草Alternanthera pungens苋科Amaranthaceae南美洲2白苋Amaranthus albus苋科Amaranthaceae北美洲2北美苋Amaranthus blitoides苋科Amaranthaceae北美洲4凹头苋Amaranthus blitum苋科Amaranthaceae热带美洲2老枪谷Amaranthus caudatus苋科Amaranthaceae热带美洲3老鸦谷Amaranthus cruentus苋科Amaranthaceae中美洲3绿穗苋Amaranthus hybridus苋科Amaranthaceae美洲2千穗谷Amaranthus hypochondriacus苋科Amaranthaceae墨西哥3长芒苋Amaranthus palmeri苋科Amaranthaceae美国西部至墨西哥北部2合被苋Amaranthus polygonoides苋科Amaranthaceae美国西南部和墨西哥2反枝苋Amaranthus retroflexus苋科Amaranthaceae美洲1刺苋Amaranthus spinosus苋科Amaranthaceae热带美洲1菱叶苋Amaranthus standleyanus苋科Amaranthaceae阿根廷5苋Amaranthus tricolor苋科Amaranthaceae印度3皱果苋Amaranthus viridis苋科Amaranthaceae南美洲2青葙Celosia argentea苋科Amaranthaceae印度2鸡冠花Celosia cristata苋科Amaranthaceae热带美洲5银花苋Gomphrena celosioides苋科Amaranthaceae热带美洲2千日红Gomphrena globosa苋科Amaranthaceae热带美洲5量天尺Hylocereus undatus仙人掌科Cactaceae中美洲至南美洲北部5仙人掌Opuntia dillenii仙人掌科Cactaceae加勒比海2梨果仙人掌Opuntia ficus-indica仙人掌科Cactaceae墨西哥2单刺仙人掌Opuntia monacantha仙人掌科Cactaceae南美洲2木麒麟Pereskia aculeata仙人掌科Cactaceae热带美洲5飞燕草Consolida ajacis毛茛科Ranunculaceae南欧和西亚5田野毛茛Ranunculus arvensis毛茛科Ranunculaceae欧洲和西亚3刺果毛茛Ranunculus muricatus毛茛科Ranunculaceae欧洲和西亚3欧毛茛Ranunculus sardous毛茛科Ranunculaceae欧洲5竹节水松Cabomba caroliniana睡莲科Nymphaeaceae美洲2草胡椒Peperomia pellucida胡椒科Piperaceae热带美洲4蒌叶Piper betle胡椒科Piperaceae马来西亚半岛5蓟罂粟Argemone mexicana罂粟科Papaveraceae热带美洲3虞美人Papaver rhoeas罂粟科Papaveraceae北非、西亚和欧洲5皱子白花菜Cleome rutidosperma白花菜科Capparidaceae热带非洲3欧洲庭芥Alyssum alyssoides十字花科Cruciferae西亚、北非、欧洲5辣根Armoracia rusticana十字花科Cruciferae欧洲5荠Capsella bursa-pastoris十字花科Cruciferae西亚和欧洲4弯曲碎米荠Cardamine flexuosa十字花科Cruciferae欧洲4臭荠Coronopus didymus十字花科Cruciferae南美洲4二行芥Diplotaxis muralis十字花科Cruciferae欧洲5粗梗糖芥Erysimum repandum十字花科Cruciferae中亚、西亚、北非、俄罗斯、欧洲5绿独行菜Lepidium campestre十字花科Cruciferae西亚、俄罗斯和欧洲4密花独行菜Lepidium densiflorum十字花科Cruciferae北美洲4抱茎独行菜Lepidium perfoliatum十字花科Cruciferae西南亚、北非、欧洲4北美独行菜Lepidium virginicum十字花科Cruciferae北美洲2豆瓣菜Nasturtium officinale十字花科Cruciferae西亚和欧洲4野萝卜Raphanus raphanistrum十字花科Cruciferae西亚、地中海和欧洲5白芥Sinapis alba十字花科Cruciferae西南亚、北非、欧洲4新疆白芥Sinapis arvensis十字花科Cruciferae中亚、西亚、北非、欧洲4黄木犀草Reseda lutea木犀草科Resedaceae西亚至地中海5大叶落地生根Bryophyllum daigremontiana景天科Crassulaceae马达加斯加5洋吊钟Bryophyllum delagoense景天科Crassulaceae马达加斯加3落地生根Bryophyllum pinnatum景天科Crassulaceae马达加斯加5匙叶伽蓝菜Kalanchoe integra景天科Crassulaceae西南亚5大叶相思Acacia auriculiformis豆科Leguminosae澳大利亚至新几内亚5儿茶Acacia catechu豆科Leguminosae热带亚洲5台湾相思Acacia confusa豆科Leguminosae菲律宾3银荆Acacia dealbata豆科Leguminosae澳大利亚5线叶金合欢Acacia decurrens豆科Leguminosae澳大利亚5金合欢Acacia farnesiana豆科Leguminosae热带美洲3灰合欢Acacia glauca豆科Leguminosae西印度群岛5黑荆Acacia mearnsii豆科Leguminosae澳大利亚3海滨合欢Acacia spinosa豆科Leguminosae南非5敏感合萌Aeschynomene americana豆科Leguminosae热带美洲5阔荚合欢Albizia lebbeck豆科Leguminosae热带非洲5紫穗槐Amorpha fruticosa豆科Leguminosae美国东北部及东南部5蔓花生Arachis duranensis豆科Leguminosae南美洲5金凤花Caesalpinia pulcherrima豆科Leguminosae西印度群岛5木豆Cajanus cajan豆科Leguminosae可能为热带亚洲5毛蔓豆Calopogonium mucunoides豆科Leguminosae热带美洲3距瓣豆Centrosema pubescens豆科Leguminosae热带美洲5山扁豆Chamaecrista mimosoides豆科Leguminosae热带美洲3蝶豆Clitoria ternatea豆科Leguminosae亚洲热带赤道地区5绣球小冠花Coronilla varia豆科Leguminosae欧洲至地中海地区5圆叶猪屎豆Crotalaria incana豆科Leguminosae起源不详3菽麻Crotalaria juncea豆科Leguminosae印度4长果猪屎豆Crotalaria lanceolata豆科Leguminosae热带非洲5三尖叶猪屎豆Crotalaria micans豆科Leguminosae热带美洲3狭叶猪屎豆Crotalaria ochroleuca豆科Leguminosae非洲3猪屎豆Crotalaria pallida豆科Leguminosae可能为非洲3光萼猪屎豆Crotalaria trichotoma豆科Leguminosae东非3合欢草Desmanthus pernambucanus豆科Leguminosae热带美洲5南美山蚂蝗Desmodium tortuosum豆科Leguminosae热带美洲3龙牙花Erythrina corallodendron豆科Leguminosae南美洲5野青树Indigofera suffruticosa豆科Leguminosae热带美洲4银合欢Leucaena leucocephala豆科Leguminosae热带美洲2紫花大翼豆Macroptilium atropurpureum豆科Leguminosae热带美洲3大翼豆Macroptilium lathyroides豆科Leguminosae热带美洲5南苜蓿Medicago polymorpha豆科Leguminosae北非、西亚、南欧4紫苜蓿Medicago sativa豆科Leguminosae西亚4白花草木犀Melilotus albus豆科Leguminosae西亚至南欧4印度草木犀Melilotus indicus豆科Leguminosae南亚、中亚至南欧4草木犀Melilotus officinalis豆科Leguminosae西亚至南欧4光荚含羞草Mimosa bimucronata豆科Leguminosae热带美洲1巴西含羞草Mimosa diplotricha豆科Leguminosae热带美洲2无刺巴西含羞草Mimosa diplotricha var. inermis豆科Leguminosae热带美洲2刺轴含羞草Mimosa pigra豆科Leguminosae美洲3含羞草Mimosa pudica豆科Leguminosae热带美洲2假含羞草Neptunia plena豆科Leguminosae热带美洲5毛鱼藤Paraderris elliptica豆科Leguminosae南亚3刺槐Robinia pseudoacacia豆科Leguminosae北美洲3翅荚决明Senna alata豆科Leguminosae热带美洲5双荚决明Senna bicapsularis豆科Leguminosae热带美洲5伞房决明Senna corymbosa豆科Leguminosae南美洲5长穗决明Senna didymobotrya豆科Leguminosae热带非洲5光叶决明Senna × floribunda豆科Leguminosae热带美洲5大叶决明Senna fruticosa豆科Leguminosae热带美洲5毛荚决明Senna hirsuta豆科Leguminosae热带美洲3钝叶决明Senna obtusifolia豆科Leguminosae美洲3望江南Senna occidentalis豆科Leguminosae热带美洲3槐叶决明Senna sophera豆科Leguminosae热带亚洲3黄槐决明Senna surattensis豆科Leguminosae印度5田菁Sesbania cannabina豆科Leguminosae可能为大洋洲至太平洋岛屿2大花田菁Sesbania grandiflora豆科Leguminosae西印度群岛5印度田菁Sesbania sesban豆科Leguminosae印度至非洲北部5圭亚那笔花豆Stylosanthes guianensis豆科Leguminosae热带美洲5酸豆Tamarindus indica豆科Leguminosae热带非洲5白灰毛豆Tephrosia candida豆科Leguminosae印度5草莓车轴草Trifolium fragiferum豆科Leguminosae西亚、北非、欧洲5杂种车轴草Trifolium hybridum豆科Leguminosae西亚和欧洲3绛车轴草Trifolium incarnatum豆科Leguminosae欧洲地中海沿岸4红车轴草Trifolium pratense豆科Leguminosae北非、中亚和欧洲2白车轴草Trifolium repens豆科Leguminosae北非、中亚、西亚和欧洲2荆豆Ulex europaeus豆科Leguminosae欧洲3长柔毛野豌豆Vicia villosa豆科Leguminosae中亚、西亚和欧洲4大花酢浆草Oxalis bowiei酢浆草科Oxalidaceae南非5红花酢浆草Oxalis corymbosa酢浆草科Oxalidaceae热带美洲4宽叶酢浆草Oxalis latifolia酢浆草科Oxalidaceae中美洲4紫叶酢浆草Oxalis triangularis酢浆草科Oxalidaceae美洲5野老鹳草Geranium carolinianum牻牛儿苗科Geraniaceae北美洲2硬毛巴豆Croton hirtus大戟科Euphorbiaceae热带美洲5火殃勒Euphorbia antiquorum大戟科Euphorbiaceae起源不详3毛果地锦Euphorbia chamaeclada大戟科Euphorbiaceae巴西5猩猩草Euphorbia cyathophora大戟科Euphorbiaceae美洲3齿裂大戟Euphorbia dentata大戟科Euphorbiaceae北美洲3白苞猩猩草Euphorbia heterophylla大戟科Euphorbiaceae美洲2飞扬草Euphorbia hirta大戟科Euphorbiaceae热带美洲3通奶草Euphorbia hypericifolia大戟科Euphorbiaceae美洲3斑地锦Euphorbia maculata大戟科Euphorbiaceae北美洲3银边翠Euphorbia marginata大戟科Euphorbiaceae北美洲5美洲地锦草Euphorbia nutans大戟科Euphorbiaceae美洲3南欧大戟Euphorbia peplus大戟科Euphorbiaceae欧洲3匍匐大戟Euphorbia prostrata大戟科Euphorbiaceae美洲4一品红Euphorbia pulcherrima大戟科Euphorbiaceae中美洲5匍根大戟Euphorbia serpens大戟科Euphorbiaceae美洲5绿玉树Euphorbia tirucalli大戟科Euphorbiaceae非洲安哥拉5麻风树Jatropha curcas大戟科Euphorbiaceae热带美洲5红雀珊瑚Pedilanthus tithymaloides大戟科Euphorbiaceae中美洲5苦味叶下珠Phyllanthus amarus大戟科Euphorbiaceae美洲3珠子草Phyllanthus niruri大戟科Euphorbiaceae中美洲4蓖麻Ricinus communis大戟科Euphorbiaceae东非2火炬树Rhus typhina漆树科Anacardiaceae北美洲3复叶枫Acer negundo槭树科Aceraceae北美洲5凤仙花Impatiens balsamina凤仙花科 Balsaminaceae南亚至东南亚4苏丹凤仙花Impatiens walleriana凤仙花科 Balsaminaceae东非4五叶地锦Parthenocissus quinquefolia葡萄科Vitaceae北美东部5长蒴黄麻Corchorus olitorius椴树科Tiliaceae印度和巴基斯坦5咖啡黄葵Abelmoschus esculentus锦葵科Malvaceae印度5苘麻Abutilon theophrasti锦葵科Malvaceae印度3药葵Althaea officinalis锦葵科Malvaceae中亚、西亚、俄罗斯、欧洲5泡果苘Herissantia crispa锦葵科Malvaceae美洲热带和亚热带3野西瓜苗Hibiscus trionum锦葵科Malvaceae非洲4穗花赛葵Malvastrum americanum锦葵科Malvaceae美洲5赛葵Malvastrum coromandelianum锦葵科Malvaceae美洲2黄花稔Sida acuta锦葵科Malvaceae热带美洲4蛇婆子Waltheria indica梧桐科Sterculiaceae热带美洲2西番莲Passiflora caerulea西番莲科 Passifloraceae南美洲阿根廷北部和巴西南部5鸡蛋果Passiflora edulis西番莲科 Passifloraceae南美洲5龙珠果Passiflora foetida西番莲科 Passifloraceae热带美洲2大果西番莲Passiflora quadrangularis西番莲科 Passifloraceae热带美洲5细柱西番莲Passiflora suberosa西番莲科 Passifloraceae热带美洲3四季秋海棠Begonia cucullata秋海棠科Begoniaceae巴西和阿根廷5刺果瓜Sicyos angulatus葫芦科 Cucurbitaceae北美洲东部2长叶水苋菜Ammannia coccinea千屈菜科Lythraceae北美洲5香膏萼距花Cuphea carthagenensis千屈菜科Lythraceae巴西2轮叶节节菜Rotala mexicana千屈菜科Lythraceae中美洲5窿缘桉Eucalyptus exserta桃金娘科Myrtaceae澳大利亚东北部5蓝桉Eucalyptus globulus桃金娘科Myrtaceae澳大利亚东南部5直杆蓝桉Eucalyptus globulus subsp. maidenii桃金娘科Myrtaceae澳大利亚东南部5桉Eucalyptus robusta桃金娘科Myrtaceae澳大利亚东部5番石榴Psidium guajava桃金娘科Myrtaceae热带美洲5无瓣海桑Sonneratia apetala海桑科 Sonneratiaceae南亚5毛野牡丹Clidemia hirta野牡丹科Melastomataceae热带美洲5克拉花Clarkia pulchella柳叶菜科 Onagraceae美国西部5倒挂金钟Fuchsia × hybrida柳叶菜科 Onagraceae杂交起源5山桃草Gaura lindheimeri柳叶菜科 Onagraceae北美洲5小花山桃草Gaura parviflora柳叶菜科 Onagraceae北美洲中南部2草龙Ludwigia hyssopifolia柳叶菜科 Onagraceae热带美洲4月见草Oenothera biennis柳叶菜科 Onagraceae北美洲东部2海滨月见草Oenothera drummondii柳叶菜科 Onagraceae美国大西洋海岸与墨西哥湾海岸3黄花月见草Oenothera glazioviana柳叶菜科 Onagraceae杂交起源5裂叶月见草Oenothera laciniata柳叶菜科 Onagraceae北美洲东部3曲序月见草Oenothera oakesiana柳叶菜科 Onagraceae北美洲东部5小花月见草Oenothera parviflora柳叶菜科 Onagraceae北美洲东部5粉花月见草Oenothera rosea柳叶菜科 Onagraceae热带美洲3待宵花Oenothera stricta柳叶菜科 Onagraceae南美洲4四翅月见草Oenothera tetraptera柳叶菜科 Onagraceae北美洲南部5长毛月见草Oenothera villosa柳叶菜科 Onagraceae北美洲中东部5粉绿狐尾藻Myriophyllum aquaticum小二仙草科 Haloragaceae南美洲5大阿米芹Ammi majus伞形科Umbelliferae地中海5细叶旱芹Cyclospermum leptophyllum伞形科Umbelliferae南美洲4野胡萝卜Daucus carota伞形科Umbelliferae欧洲2刺芹Eryngium foetidum伞形科Umbelliferae中美洲3扁叶刺芹Eryngium planum伞形科Umbelliferae中亚、西亚、欧洲5南美天胡荽Hydrocotyle vulgaris伞形科Umbelliferae热带美洲3长春花Catharanthus roseus夹竹桃科 Apocynaceae马达加斯加3马利筋Asclepias curassavica萝藦科Asclepiadaceae热带美洲5山东丰花草Diodia teres茜草科Rubiaceae美洲3盖裂果Mitracarpus hirtus茜草科Rubiaceae美洲安第斯山区5巴西墨苜蓿Richardia brasiliensis茜草科Rubiaceae南美洲5墨苜蓿Richardia scabra茜草科Rubiaceae美洲安第斯山区3阔叶丰花草Spermacoce alata茜草科Rubiaceae热带美洲1光叶丰花草Spermacoce remota茜草科Rubiaceae热带美洲5杯花菟丝子Cuscuta approximata旋花科 Convolvulaceae非洲北部、亚洲西南部及欧洲南部5原野菟丝子Cuscuta campestris旋花科 Convolvulaceae美洲5亚麻菟丝子Cuscuta epilinum旋花科 Convolvulaceae欧洲3月光花Ipomoea alba旋花科 Convolvulaceae热带美洲3五爪金龙Ipomoea cairica旋花科 Convolvulaceae可能为美洲1橙红茑萝Ipomoea hederifolia旋花科 Convolvulaceae美洲5变色牵牛Ipomoea indica旋花科 Convolvulaceae南美洲5瘤梗甘薯Ipomoea lacunosa旋花科 Convolvulaceae北美洲3七爪龙Ipomoea mauritiana旋花科 Convolvulaceae起源不详5牵牛Ipomoea nil旋花科 Convolvulaceae南美洲2圆叶牵牛Ipomoea purpurea旋花科 Convolvulaceae美洲1茑萝Ipomoea quamoclit旋花科 Convolvulaceae热带美洲5三裂叶薯Ipomoea triloba旋花科 Convolvulaceae西印度群岛2苞叶小牵牛Jacquemontia tamnifolia旋花科 Convolvulaceae西印度群岛5块茎鱼黄草Merremia tuberosa旋花科 Convolvulaceae热带美洲5琉璃苣Borago officinalis紫草科Boraginaceae欧洲5椭圆叶天芥菜Heliotropium ellipticum紫草科Boraginaceae中亚和西亚5天芥菜Heliotropium europaeum紫草科Boraginaceae欧洲5聚合草Symphytum officinale紫草科Boraginaceae中亚、俄罗斯、欧洲5假连翘Duranta erecta马鞭草科Verbenaceae热带美洲5马缨丹Lantana camara马鞭草科Verbenaceae热带美洲1黄马缨丹Lantana montevidensis马鞭草科Verbenaceae热带美洲5南假马鞭Stachytarpheta cayennensis马鞭草科Verbenaceae热带美洲5假马鞭Stachytarpheta jamaicensis马鞭草科Verbenaceae热带美洲2长苞马鞭草Verbena bracteata马鞭草科Verbenaceae美洲5短柄吊球草Hyptis brevipes唇形科 Lamiaceae墨西哥3吊球草Hyptis rhomboidea唇形科 Lamiaceae热带美洲3山香Hyptis suaveolens唇形科 Lamiaceae热带美洲2皱叶留兰香Mentha crispata唇形科 Lamiaceae俄罗斯和欧洲5留兰香Mentha spicata唇形科 Lamiaceae中亚、西亚、北非、欧洲5罗勒Ocimum basilicum唇形科 Lamiaceae热带亚洲5无毛丁香罗勒Ocimum gratissimum var. suave唇形科 Lamiaceae非洲5朱唇Salvia coccinea唇形科 Lamiaceae南美洲5一串红Salvia splendens唇形科 Lamiaceae南美洲5田野水苏Stachys arvensis唇形科 Lamiaceae欧洲、西亚和北非4颠茄Atropa belladonna茄科Solanaceae欧洲3鸳鸯茉莉Brunfelsia acuminata茄科Solanaceae热带美洲5夜香树Cestrum nocturnum茄科Solanaceae美洲5毛曼陀罗Datura inoxia茄科Solanaceae美国西南部至墨西哥2洋金花Datura metel茄科Solanaceae热带美洲2曼陀罗Datura stramonium茄科Solanaceae墨西哥2假酸浆Nicandra physalodes茄科Solanaceae秘鲁3苦蘵Physalis angulata茄科Solanaceae南美洲3小酸浆Physalis minima茄科Solanaceae可能为热带美洲4灯笼果Physalis peruviana茄科Solanaceae南美洲4毛酸浆Physalis philadelphica茄科Solanaceae墨西哥4喀西茄Solanum aculeatissimum茄科Solanaceae巴西2牛茄子Solanum capsicoides茄科Solanaceae巴西3北美刺龙葵Solanum carolinense茄科Solanaceae北美洲5黄果龙葵Solanum diphyllum茄科Solanaceae中美洲5银毛龙葵Solanum elaeagnifolium茄科Solanaceae美洲3假烟叶树Solanum erianthum茄科Solanaceae南美洲2乳茄Solanum mammosum茄科Solanaceae南美洲5珊瑚樱Solanum pseudocapsicum茄科Solanaceae南美洲5珊瑚豆Solanum pseudocapsicum var. diflorum茄科Solanaceae巴西5刺萼龙葵Solanum rostratum茄科Solanaceae北美洲2腺龙葵Solanum sarrachoides茄科Solanaceae巴西5蒜芥茄Solanum sisymbriifolium茄科Solanaceae南美洲5水茄Solanum torvum茄科Solanaceae加勒比海2蔓柳穿鱼Cymbalaria muralis玄参科Scrophulariaceae欧洲5毛地黄Digitalis purpurea玄参科Scrophulariaceae欧洲5野甘草Scoparia dulcis玄参科Scrophulariaceae热带美洲2蓝猪耳Torenia fournieri玄参科Scrophulariaceae南亚5直立婆婆纳Veronica arvensis玄参科Scrophulariaceae南欧和西亚4常春藤婆婆纳Veronica hederifolia玄参科Scrophulariaceae欧洲至北非4蚊母草Veronica peregrina玄参科Scrophulariaceae北美洲4阿拉伯婆婆纳Veronica persica玄参科Scrophulariaceae西亚3婆婆纳Veronica polita玄参科Scrophulariaceae西亚4猫爪藤Macfadyena unguis-cati紫葳科Bignoniaceae热带美洲3炮仗花Pyrostegia venusta紫葳科Bignoniaceae南美洲5火焰树Spathodea campanulata紫葳科Bignoniaceae非洲5穿心莲Andrographis paniculata爵床科Acanthaceae印度和斯里兰卡5鸭嘴花Justicia adhatoda爵床科Acanthaceae南亚5小驳骨Justicia gendarussa爵床科Acanthaceae热带亚洲5芦莉草Ruellia tuberosa爵床科Acanthaceae热带美洲5黄脉爵床Sanchezia nobilis爵床科Acanthaceae热带美洲(厄瓜多尔)5翼叶山牵牛Thunbergia alata爵床科Acanthaceae热带非洲5角胡麻Martynia annua角胡麻科 Martyniaceae中美洲5光药列当Orobanche brassicae列当科Orobanchaceae东欧5芒苞车前Plantago aristata车前科 Plantaginaceae北美洲5长叶车前Plantago lanceolata车前科 Plantaginaceae欧洲3北美车前Plantago virginica车前科 Plantaginaceae北美洲2马醉草Hippobroma longiflora桔梗科 Campanulaceae中美洲牙买加5穿叶异檐花Triodanis perfoliata桔梗科 Campanulaceae北美洲5异檐花Triodanis perfoliatasubsp. biflora桔梗科 Campanulaceae美洲5刺苞果Acanthospermum hispidum菊科Asteraceae南美洲5桂圆菊Acmella oleracea菊科Asteraceae南美洲5紫茎泽兰Ageratina adenophora菊科Asteraceae墨西哥1藿香蓟Ageratum conyzoides菊科Asteraceae热带美洲1熊耳草Ageratum houstonianum菊科Asteraceae热带美洲2豚草Ambrosia artemisiifolia菊科Asteraceae中美洲和北美洲1三裂叶豚草Ambrosia trifida菊科Asteraceae北美洲1田春黄菊Anthemis arvensis菊科Asteraceae欧洲5春黄菊Anthemis tinctoria菊科Asteraceae欧洲5钻叶紫菀Aster subulatus菊科Asteraceae北美洲1古巴紫菀Aster subulatu var. cubensis菊科Asteraceae加勒比海5白花鬼针草Bidens alba菊科Asteraceae热带美洲1婆婆针Bidens bipinnata菊科Asteraceae美洲3大狼杷草Bidens frondosa菊科Asteraceae北美洲1鬼针草Bidens pilosa菊科Asteraceae美洲1金腰箭舅Calyptocarpus vialis菊科Asteraceae古巴、墨西哥和美国南部5矢车菊Centaurea cyanus菊科Asteraceae欧洲5铺散矢车菊Centaurea diffusa菊科Asteraceae西亚和欧洲5斑点矢车菊Centaurea maculosa菊科Asteraceae欧洲5飞机草Chromolaena odorata菊科Asteraceae墨西哥1菊苣Cichorium intybus菊科Asteraceae欧洲、中亚、西亚、北非4金鸡菊Coreopsis basalis菊科Asteraceae北美洲5大花金鸡菊Coreopsis grandiflora菊科Asteraceae美国5剑叶金鸡菊Coreopsis lanceolata菊科Asteraceae美国3两色金鸡菊Coreopsis tinctoria菊科Asteraceae美国5秋英Cosmos bipinnatus菊科Asteraceae墨西哥和美国西南部5硫磺菊Cosmos sulphureus菊科Asteraceae墨西哥3野茼蒿Crassocephalum crepidioides菊科Asteraceae非洲2蓝花野茼蒿Crassocephalum rubens菊科Asteraceae热带非洲5屋根草Crepis tectorum菊科Asteraceae欧洲5假苍耳Cyclachaena xanthiifolia菊科Asteraceae北美洲3鳢肠Eclipta prostrata菊科Asteraceae美洲4白花地胆草Elephantopus tomentosus菊科Asteraceae北美洲5离药金腰箭Eleutheranthera ruderalis菊科Asteraceae中、南美洲5梁子菜Erechtites hieraciifolius菊科Asteraceae热带美洲4败酱叶菊芹Erechtites valerianifolius菊科Asteraceae热带美洲4一年蓬Erigeron annuus菊科Asteraceae北美洲1香丝草Erigeron bonariensis菊科Asteraceae南美洲2小蓬草Erigeron canadensis菊科Asteraceae北美洲1春飞蓬Erigeron philadelphicus菊科Asteraceae北美洲3美丽飞蓬Erigeron speciosus菊科Asteraceae北美洲5粗糙飞蓬Erigeron strigosus菊科Asteraceae北美洲5苏门白酒草Erigeron sumatrensis菊科Asteraceae南美洲1大麻叶泽兰Eupatorium cannabinum菊科Asteraceae欧洲5黄顶菊Flaveria bidentis菊科Asteraceae南美洲1宿根天人菊Gaillardia aristata菊科Asteraceae北美洲5天人菊Gaillardia pulchella菊科Asteraceae美洲5牛膝菊Galinsoga parviflora菊科Asteraceae南美洲2粗毛牛膝菊Galinsoga quadriradiata菊科Asteraceae墨西哥2蒿子秆Glebionis carinata菊科Asteraceae非洲摩洛哥4茼蒿Glebionis coronaria菊科Asteraceae地中海5南茼蒿Glebionis segetum菊科Asteraceae地中海沿岸5裸冠菊Gymnocoronis spilanthoides菊科Asteraceae南美洲5堆心菊Helenium autumnale菊科Asteraceae北美洲5比格罗堆心菊Helenium bigelovii菊科Asteraceae北美洲西部5菊芋Helianthus tuberosus菊科Asteraceae北美洲4滨菊Leucanthemum vulgare菊科Asteraceae欧洲5微甘菊Mikania micrantha菊科Asteraceae中、南美洲1灰白银胶菊Parthenium argentatum菊科Asteraceae美洲5银胶菊Parthenium hysterophorus菊科Asteraceae热带美洲1美洲阔苞菊Pluchea carolinensis菊科Asteraceae美洲温带和西非5翼茎阔苞菊Pluchea sagittalis菊科Asteraceae美洲5假臭草Praxelis clematidea菊科Asteraceae南美洲1假地胆草Pseudelephantopus spicatus菊科Asteraceae热带美洲5黑心金光菊Rudbeckia hirta菊科Asteraceae北美洲5金光菊Rudbeckia laciniata菊科Asteraceae北美洲5蛇目菊Sanvitalia procumbens菊科Asteraceae北美至墨西哥5欧洲千里光Senecio vulgaris菊科Asteraceae欧洲4串叶松香草Silphium perfoliatum菊科Asteraceae北美洲5水飞蓟Silybum marianum菊科Asteraceae西亚、北非、南欧等地中海地区4包果菊Smallanthus uvedalia菊科Asteraceae中、北美洲5加拿大一枝黄花Solidago canadensis菊科Asteraceae北美洲1裸柱菊Soliva anthemifolia菊科Asteraceae南美洲4翅果裸柱菊Soliva pterosperma菊科Asteraceae南美洲5花叶滇苦菜Sonchus asper菊科Asteraceae欧洲和地中海4苦苣菜Sonchus oleraceus菊科Asteraceae欧洲和地中海沿岸4南美蟛蜞菊Sphagneticola trilobata菊科Asteraceae热带美洲2金腰箭Synedrella nodiflora菊科Asteraceae南美洲2万寿菊Tagetes erecta菊科Asteraceae北美洲5印加孔雀草Tagetes minuta菊科Asteraceae热带美洲3孔雀草Tagetes patula菊科Asteraceae墨西哥3伞房匹菊Tanacetum parthenifolium菊科Asteraceae中亚和西亚5药用蒲公英Taraxacum officinale菊科Asteraceae欧洲4肿柄菊Tithonia diversifolia菊科Asteraceae墨西哥1圆叶肿柄菊Tithonia rotundifolia菊科Asteraceae热带美洲5霜毛婆罗门参Tragopogon dubius菊科Asteraceae中亚和欧洲3羽芒菊Tridax procumbens菊科Asteraceae热带美洲2意大利苍耳Xanthium italicum菊科Asteraceae欧洲和北美洲2蒙古苍耳Xanthium mongolicum菊科Asteraceae墨西哥3刺苍耳Xanthium spinosum菊科Asteraceae美洲2百日菊Zinnia elegans菊科Asteraceae墨西哥5多花百日菊Zinnia peruviana菊科Asteraceae墨西哥4黄花蔺Limnocharis flava花蔺科 Butomaceae热带美洲3水蕴草Egeria densa水鳖科Hydrocharitaceae南美洲5假韭Nothoscordum gracile百合科 Liliaceae热带美洲5凤尾兰Yucca gloriosa百合科 Liliaceae北美洲东部和东南部5龙舌兰Agave americana石蒜科Amaryllidaceae热带美洲5剑麻Agave sisalana石蒜科Amaryllidaceae墨西哥5花朱顶红Hippeastrum vittatum石蒜科Amaryllidaceae南美洲5葱莲Zephyranthes candida石蒜科Amaryllidaceae南美洲4韭莲Zephyranthes carinata石蒜科Amaryllidaceae墨西哥4凤眼蓝Eichhornia crassipes雨久花科 Pontederiaceae巴西1雄黄兰Crocosmia × crocosmiiflora鸢尾科Iridaceae杂交起源(南非)5黄菖蒲Iris pseudacorus鸢尾科Iridaceae欧洲5洋竹草Callisia repens鸭跖草科 Commelinaceae美洲5紫竹梅Tradescantia pallida鸭跖草科 Commelinaceae美洲5吊竹梅Tradescantia zebrina鸭跖草科 Commelinaceae热带美洲5节节麦Aegilops triuncialis禾本科Gramineae欧洲2燕麦草Arrhenatherum elatius禾本科Gramineae俄罗斯、西亚、北非和欧洲4野燕麦Avena fatua禾本科Gramineae欧洲南部和地中海沿岸2地毯草Axonopus compressus禾本科Gramineae热带美洲5珊状臂形草Brachiaria brizantha禾本科Gramineae热带非洲3巴拉草Brachiaria mutica禾本科Gramineae热带非洲2扁穗雀麦Bromus catharticus禾本科Gramineae南美洲2野牛草Buchloe dactyloides禾本科Gramineae美国和墨西哥4蒺藜草Cenchrus echinatus禾本科Gramineae热带美洲1光梗蒺藜草Cenchrus incertus禾本科Gramineae美洲2非洲虎尾草Chloris gayana禾本科Gramineae非洲3虎尾草Chloris virgata禾本科Gramineae非洲4香根草Chrysopogon zizanioides禾本科Gramineae印度5香茅Cymbopogon citratus禾本科Gramineae起源不明5亚香茅Cymbopogon nardus禾本科Gramineae印度和斯里兰卡5渐尖二型花Dichanthelium acuminatum禾本科Gramineae北美洲5弯穗草Dinebra retroflexa禾本科Gramineae印度、非洲5皱稃草Ehrharta erecta禾本科Gramineae非洲5弯叶画眉草Eragrostis curvula禾本科Gramineae非洲4苇状羊茅Festuca arundinacea禾本科Gramineae欧洲5球茎大麦Hordeum bulbosum禾本科Gramineae欧洲5芒颖大麦Hordeum jubatum禾本科Gramineae北美洲和西伯利亚4多花黑麦草Lolium multiflorum禾本科Gramineae欧洲4黑麦草Lolium perenne禾本科Gramineae欧洲4欧黑麦草Lolium persicum禾本科Gramineae欧洲至西亚4疏花黑麦草Lolium remotum禾本科Gramineae欧洲5毒麦Lolium temulentum禾本科Gramineae欧洲1田野黑麦草Lolium temulentum var. arvense禾本科Gramineae欧洲4红毛草Melinis repens禾本科Gramineae非洲2洋野黍Panicum dichotomiflorum禾本科Gramineae北美洲3大黍Panicum maximum禾本科Gramineae热带非洲3铺地黍Panicum repens禾本科Gramineae欧洲南部2假牛鞭草Parapholis incurva禾本科Gramineae欧洲5两耳草Paspalum conjugatum禾本科Gramineae热带美洲2毛花雀稗Paspalum dilatatum禾本科Gramineae南美洲3裂颖雀稗Paspalum fimbriatum禾本科Gramineae热带美洲5棱稃雀稗Paspalum malacophyllum禾本科Gramineae美洲南部5百喜草Paspalum notatum禾本科Gramineae热带美洲5开穗雀稗Paspalum paniculatum禾本科Gramineae热带美洲5皱稃雀稗Paspalum plicatulum禾本科Gramineae热带和亚热带美洲5丝毛雀稗Paspalum urvillei禾本科Gramineae南美洲5粗秆雀稗Paspalum virgatum禾本科Gramineae美国5铺地狼尾草Pennisetum clandestinum禾本科Gramineae东非3牧地狼尾草Pennisetum polystachion禾本科Gramineae热带美洲或热带非洲3象草Pennisetum purpureum禾本科Gramineae非洲3细虉草Phalaris minor禾本科Gramineae北非、西亚、南欧5奇虉草Phalaris paradoxa禾本科Gramineae北非、西亚、南欧5梯牧草Phleum pratense禾本科Gramineae欧洲4加拿大早熟禾Poa compressa禾本科Gramineae欧洲4黑麦Secale cereale禾本科Gramineae栽培起源4棕叶狗尾草Setaria palmifolia禾本科Gramineae非洲4幽狗尾草Setaria parviflora禾本科Gramineae热带美洲4南非鸽草Setaria sphacelata禾本科Gramineae非洲5黑高粱Sorghum × almum禾本科Gramineae中、南美洲5石茅Sorghum halepense禾本科Gramineae地中海沿岸1苏丹草Sorghum sudanense禾本科Gramineae非洲5互花米草Spartina alterniflora禾本科Gramineae北美洲大西洋沿岸1大米草Spartina anglica禾本科Gramineae英国2具枕鼠尾粟Sporobolus pyramidatus禾本科Gramineae美国5大漂Pistia stratiotes天南星科 Araceae巴西1千年芋Xanthosoma sagittifolium天南星科 Araceae南美洲5稀脉浮萍Lemna aequinoctialis浮萍科 Lemnaceae起源不详4黄香附Cyperus esculentus莎草科Cyperaceae地中海沿岸5风车草Cyperus involucratus莎草科Cyperaceae东非和阿拉伯半岛5香附子Cyperus rotundus莎草科Cyperaceae可能为印度4再力花Thalia dealbata竹芋科Marantaceae美洲5

新窗口打开

致谢

课题主持人特别感谢各位作者的全力合作, 尤其是耿玉英收集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标本馆信息, 李振宇审核名录, 并对入侵等级的划分提出具体意见。

参考文献 原文顺序 文献年度倒序 文中引用次数倒序 被引期刊影响因子 [1] .Axmacher JC, Sang WG (2013)

Plant invasions in China —challenges and chances

. PLoS ONE, 8, e64173.

[本文引用: 1]     

[2] .Bai F, Chisholm R, Sang WG, Dong M (2013)

Spatisl risk assessment of alien invasive plants in China

.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47, 7624-7632.

[本文引用: 1]     

[3] .Bassett IJ, Crompton CW (1975)

The biology of Canadian weeds. 11. Ambrosia artemisiifolia L. and A. psilostachya DC

. Canadian Journal of Plant Science, 55, 463-476.

[本文引用: 1]     

[4] .Callaway RM, Miao SL, Guo Q (2006)

Are trans-Pacific invasions the new wave

?Biological Invasions, 8, 1435-1437.

[本文引用: 1]     

[5] .Chen LY (陈良燕), Xu HG (徐海根) (2001)

Australian management strategy for invasive alien species and references available to China

. Biodiversity Science(生物多样性), 9, 465-470. (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

[本文引用: 1]     

[6] .Corlett RT (1988)

The naturalized flora of Singapore

. Journal of Biogeography, 15, 657-663.

[本文引用: 1]     

[7] .Corlett RT (1992)

The naturalized flora of Hong Kong: a comparison with Singapore

. Journal of Biogeography, 19, 421-430.

[本文引用: 1]     

[8] .Ding J, Mack RN, Lu P, Ren M, Huang H (2008)

China’s booming economy is sparking and accelerating biological invasions

. BioScience, 58, 317-324.

[本文引用: 1]     

[9] .Ding H (丁晖), Xu HG (徐海根), Qiang S (强胜), Meng L (孟玲), Han ZM (韩正敏), Miao JL (缪锦来), Hu BS (胡白石), Sun HY (孙红英), Huang C (黄成), Lei JC (雷军成), Le ZF (乐志芳) (2011)

Status quo and trends of biological invasion into China

. Journal of Ecology and Rural Environment(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27(3), 35-41. (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

[本文引用: 1]     

[10] .Ding JQ (丁建清), Wang R (王韧) (1998) The effect of alien species on Chinese biodiversity. In: Country Report on Chinese Biodiversity (中国生物多样性国情研究报告) (中国生物多样性国情研究报告编写组), pp. 58-61. China Environmental Science Press, Beijing. (in Chinese)

[本文引用: 1]     

[11] .Elton CS (translated by Zhang RZ (张润志), Ren L (任立)) (2003) The Ecology of Invasions by Animals and Plants (动植物入侵生态学). Science Press, Beijing. (in Chinese)

[12] .Enomoto T (1999) Naturalized weeds from foreign countries into Japan. In: Biological Invasions of Ecosystem by Pests and Beneficial Organisms (eds Yano E, Matsuo M, Shiyomi M, Andow DA), pp. 1-14. National Institute of Agro-Environmental Science, Tsukuba.

[本文引用: 1]     

[13] .Feng JM (冯建孟), Dong XD (董晓东), Xu CD (徐成东) (2009)

Spatial patterns of floristic composition of invasive alien plants in large scale and their climatic interpretation

. Journal of Wuhan Botanical Research(武汉植物学研究), 27, 159-164. (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

[本文引用: 1]     

[14] .Feng JM (冯建孟), Dong XD (董晓东), Xu CD (徐成东), Zha FS (查凤书) (2011)

Risk assessment of alien invasive plants in China and its spatial distribution patterns

. Journal of Southwest University (Natural Science Edition)(西南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33, 57-63. (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

[本文引用: 1]     

[15] .Fumanal B, Chauvel B, Sabatier A, Bretagnolle F (2007)

Variability and cryptic heteromorphism of Ambrosia artemisiifolia seeds: what consequences for its invasion in France

?Annals of Botany, 100, 305-313.

[本文引用: 1]     

[16] .Genovesi P (2005)

Eradications of invasive alien species in Europe: a review

. Biological Invasions, 7, 127-133.

[本文引用: 1]     

[17] .Huang DC, Zhang RZ, Kim KC, Suarez AV (2012)

Spatial pattern and determinants of the first detection locations of invasive alien species in mainland China

. PLoS ONE, 7(e31734), 1-7.

[本文引用: 1]     

[18] .Huang JH (黄建辉), Han XG (韩兴国), Yang QE (杨亲二), Bai YF (白永飞) (2003)

Fundamentals of invasive species biology and ecology

. Biodiversity Science(生物多样性), 11, 240-247. (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

[本文引用: 1]     

[19] .Hulme PE (2006)

Beyond control: wider implications for the management of biological invasions

. Journal of Applied Ecology, 43, 835-847.

[本文引用: 1]     

[20] .Jenkins PT, Mooney HA (2006)

The United States, China, and invasive species: present status and future prospects

. Biological Invasions, 8, 1589-1593.

[本文引用: 1]     

[21] .Khuroo AA, Weber E, Malik AH, Dar GH, Reshi ZA (2010)

Taxonomic and biogeographic patterns in the native and alien woody flora of Kashmir Himalaya, India

. Nordic Journal of Botany, 28, 685-696.

[本文引用: 1]     

[22] .Khuroo AA, Reshi ZA, Malik AH, Weber E, Rashid I, Dar GH (2012)

Alien flora of India: taxonomic composition, invasion status and biogeographic affiliations

. Biological Invasions, 14, 99-113.

[本文引用: 1]     

[23] .Kim KD (2005)

Invasive plants on disturbed Korean sand dunes

. Estuarine Coastal and Shelf Science, 62, 353-364.

[本文引用: 1]     

[24] .Koh KS, Na JG, Suh MH, Kil JH, Ku YB, Yoon JH, Oh HK (2000)

The Effects of Alien Plants on Ecosystem and Their Management. The Plant Taxonomic Society of Korea, Seoul

.

[本文引用: 1]     

[25] .Le Floch E, Le Houerou HN, Mathez J (1990) History and patterns of plant invasion in northern Africa. In: Biological Invasions in Europe and Mediterranean Basin (eds di Castri F, Hansen AJ, Debussche M), pp. 105-133. Kluwer, Dordrecht.

[本文引用: 1]     

[26] .Li B (李博), Chen JK (陈家宽) (2001)

Perspectives on general trends of plant invasions with special reference to alien weed flora of Shanghai

. Biodiversity Science(生物多样性), 9, 446-457. (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

[本文引用: 1]     

[27] .Li ZY (李振宇), Xie Y (解焱) (2002) Invasive Alien Species in China (中国外来入侵种). China Forestry Publishing House, Beijing. (in Chinese)

[本文引用: 1]     

[28] .Liu J, Dong M, Miao SL, Li ZY, Song MH, Wang RQ (2006)

Invasive alien plants in China: role of clonality and geographical origin

. Biological Invasions, 8, 1461-1470.

[本文引用: 1]     

[29] .Liu J, Liang SC, Liu FH, Wang RQ, Dong M (2005)

Invasive alien plant species in China: regional distribution patterns

. Diversity and Distributions, 11, 341-347.

[本文引用: 1]     

[30] .Lu P (鲁萍), Ganzhu ZB (干珠扎布), Liang H (梁慧), Bai YM (白雅梅), Xu GH (徐广惠), Tian QY (田秋阳), Chen CF (陈春锋), Wang HY (王宏燕) (2011)

Allelopathic potential and resource competition capability of Amaranthus retroflexus under different nitrogen supply

. Chinese Journal of Ecology(生态学杂志), 30, 1590-1597. (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

[本文引用: 1]     

[31] .Ma JS (马金双) (2010)

The invasive plants of North America—a primary analysis

. Acta Botanica Yunnanica(云南植物研究), 32(Suppl. 17), 1-18. (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

[本文引用: 1]     

[32] .Ma JS (马金双) (2013) The Checklist of the Chinese Invasive Plants (中国入侵植物名录). Higer Education Press, Beijing. (in Chinese)

[本文引用: 1]     

[33] .Ma JS (马金双) (2014)

Current status and challenges of Chinese plant taxonomy

.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科学通报), 59, 510-521. (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

[本文引用: 1]     

[34] .Mack RN, Simberloff D, Lonsdale WM, Evans H, Clout M, Bazzaz FA (2000)

Biotic invasions: causes, epidemiology, global consequences, and control

. Ecological Applications, 10, 689-710.

[本文引用: 1]     

[35] .Marmorino GO, Lyzenga DR, Kaiser JAC (1999)

Comparison of airborne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 imagery with in situ surface-slope measurements across gulf stream slicks and a convergent front

. 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 104, 1405-1422.

[本文引用: 1]     

[36] .Mehta SV, Haight RG, Homans FR, Polasky S, Venette RC (2007)

Optimal detection and control strategies for invasive species management

. Ecological Economics, 61, 237-245.

[本文引用: 1]     

[37] .Millers EL, Leach JH, Carlton JT, Secor CL (1993)

Exotic species in the Great Lakes: a history of biotic crises and anthropogenic introductions

. Journalof Great Lakes Research, 19, 1-54.

[本文引用: 1]     

[38] .Mooney HA, Drake JA (1989) Biological invasions: a SCOPE program overview. In: Biological Invasions: A Global Perspective (eds Drake JA, Mooney HA, di Castri F, Groves RH, Kruger FJ, Williamson M), pp. 491-508. John Wiley & Sons, Chichester.

[本文引用: 1]     

[39] .Nel JL, Richardson DM, Rouget M, Mgidi TN, Mdzeke N, Le Maitre DC, van Wilgen BW, Schonegevel L, Henderson L, Neser S (2004)

A proposed classification of invasive alien plant species in South Africa: towards prioritizing species and areas for management action

. South African Journal of Science, 100, 53-64.

[本文引用: 3]     

[40] .Peng C (彭程), Su M (宿敏), Zhou WL (周伟磊), Wang SM (王苏铭), Li JW (李景文), Wang L (王玲) (2010)

Composition characteristics of alien species and distribution of invasive alien species in Beijing

. Journal of Beijing Forestry University(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32(Suppl. 1), 29-35. (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

[本文引用: 1]     

[41] .Pimentel D, Lach L, Zuniga R, Morrison D (2000)

Environmental and economic costs of nonindigenous species in the United States

. BioScience, 50, 53-65.

[本文引用: 1]     

[42] .Prentis PJ, Wilson JRU, Dormontt EE, Richardson DM, Lowe AJ (2008)

Adaptive evolution in invasive species

. Trends in Plant Science, 13, 288-294.

[本文引用: 1]     

[43] .Pysěk P, Richardson DM (2006)

The biogeography of naturalization in alien plants

. Journal of Biogeography, 33, 2040-2050.

[本文引用: 1]     

[44] .Pyšek P, Richardson DM, Rejmánek M, Webster GL, Williamson M, Kirschner J (2004)

Alien plants in checklists and floras: towards better communication between taxonomists and ecologists

. Taxon, 53, 131-141.

[本文引用: 3]     

[45] .Raghubanshi AS, Rai LC, Gaur JP, Singh JS (2005)

Invasive alien species and biodiversity in India

. Current Science, 88, 539-540.

[本文引用: 1]     

[46] .Reddy CS (2008)

Catalogue of invasive alien flora of India

. Life Science Journal, 5, 84-89.

[本文引用: 1]     

[47] .Sakai AK, Allendorf FW, Holt JS, Lodge DM, Molofsky J, with KA, Baughman S, Cabin RJ, Cohen JC, EllstrNC, McCauley DE, O'Neil P, Parker IM, Thompson JN, Weller SG (2001)

The population biology of invasive species

. Annual Review of Ecology and Systematics, 32, 305-332.

[本文引用: 1]     

[48] .Sekar KC (2012)

Invasive alien plants of Indian Himalayan Region—diversity and implication

. American Journal of Plant Sciences, 2, 177-184.

[本文引用: 1]     

[49] .Wan FH (万方浩), Liu QR (刘全儒), Xie M (谢明) (2012) Biological Invasions: Color Illustrations of Invasive Alien Plants in China (生物入侵: 中国外来入侵植物图鉴). Science Press, Beijing. (in Chinese)

[本文引用: 5]     

[50] .Wang BS (王伯荪), Wang YJ (王勇军), Liao WB (廖文波), Zan QJ (昝启杰), Li MG (李鸣光), Peng SL (彭少麟), Han SC (韩诗畴), Zhang WY (张炜银), Chen RP (陈瑞屏) (2004) The Invasion Ecology and Management of Alien Weed Mikania micrantha H.B.K. (外来杂草微甘菊的入侵生态及其治理). Science Press, Beijing. (in Chinese)

[本文引用: 1]     

[51] .Wang W (王伟), Zhang XM (张先敏), Sha LH (沙林华), Cheng LS (程立生) (2007)

Roster of alien invasive perilous species of animals and plants in Hainan island (I)

. Chinese Journal of Tropical Agriculture(热带农业科学), 27, 58-64. (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

[本文引用: 1]     

[52] .Weber E, Li B (2008)

Plant invasions in China: what is to be expected in the wake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BioScience, 58, 437-444.

[本文引用: 2]     

[53] .Wu SH, Sun HT, Teng YC, Rejmánek M, Chaw SM, Yang TYA, Hsieh CF (2010)

Patterns of plant invasions in China: taxonomic, biogeographic, climatic approaches and anthropogenic effects

. Biological Invasions, 12, 2179-2206.

[本文引用: 2]     

[54] .Wu XW (吴晓雯), Luo J (罗晶), Chen JK (陈家宽), Li B (李博) (2006)

Spatial patterns of invasive alien plants in China and its relationship with environmental and anthropological factors

. Journal of Plant Ecology(植物生态学报), 30, 576-584. (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

[本文引用: 1]     

[55] .Xiang GH (向国红), Wang Y (王云), Peng YL (彭友林) (2010)

Species, distribution and damage of Amaranthus, an alien species, in Dongting Lake area

. Guizhou Agricultural Sciences(贵州农业科学), 38, 103-106. (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

[本文引用: 1]     

[56] .Xu HG (徐海根), Qiang S (强胜) (2004) Inventory of Invasive Alien Species in China (中国外来入侵物种编目). China Environmental Science Press, Beijing. (in Chinese)

[本文引用: 2]     

[57] .Xu HG (徐海根), Qiang S (强胜) (2011) China's Invasive Alien Species (中国外来入侵生物). Science Press, Beijing. (in Chinese)

[本文引用: 3]     

[58] .Xu HG, Qiang S, Genovesi P, Ding H, Wu J, Meng L, Han ZM, Miao JL, Hu BS, Guo JY, Sun HY, Huang C, Lei JC, Le ZF, Zhang XP, He SP, Wu Y, Zheng Z, Chen L, Jarošík V, Pyšek P (2012)

An inventory of invasive alien species in China

. NeoBiota, 15, 1-26.

[本文引用: 1]     

[59] .Xie Y (解焱) (2008) Bioinvasion and Ecological Security in China (生物入侵与中国生态安全). Hebei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ublishing House, Shijiazhuang. (in Chinese)

[本文引用: 1]     

[60] .Yan XL (闫小玲), Shou HY (寿海洋), Ma JS (马金双) (2012)

The problem and status of the alien invasive plants in China

. Plant Diversity and Resources(植物分类与资源学报), 34, 287-313. (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

[本文引用: 1]     

[61] .Zeng XF (曾宪锋) (2013)

First recording of Mikania micrantha Kunth in south Jiangxi Province. Guangdong Agricultural Sciences (广东农业科学

), 40, 181, 197. (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

[本文引用: 1]     

[62] .Zerbe S, Choi IK, Kowarik I (2004)

Characteristics and habitats of non-native plant species in the city of Chonju, southern Korea

. Ecological Research, 19, 91-98.

[本文引用: 1]     

[63] .Zhang Y (张燕), Mu XQ (慕小倩) (2008)

Allelopathic effects of Amaranthus retroflexus L. and its risk assessment

. Acta Botanica Boreali-Occidentalia Sinica(西北植物学报), 28, 771-776. (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

[本文引用: 1]     

Plant invasions in China —challenges and chances 1 2013 ... 一个比较清晰的物种本底资料是在国家层面上开展后续科学研究和管理的重要基础(Nel et al., 2004).中国对生物入侵的研究起步较晚, 第一次全国性的外来入侵植物种类调查始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丁建清和王韧(1998)首次基于文献资料对国内农田、牧场和水域等生境的植物进行了初步统计, 发现至少有58种外来植物对我国农业和林业造成了危害.此后这个数字不断变化, 从90种(李振宇和解焱, 2002)、188种(徐海根和强胜, 2004)、126种(Liu et al., 2005, 2006)、246种(解焱, 2008)、270种(Weber & Li, 2008)、420种(Wu et al., 2010)、265种(徐海根和强胜, 2011; Xu et al., 2012)、143种(万方浩等, 2012)、319种(Axmacher & Sang, 2013), 到384种(Bai et al., 2013)不等.虽然其中有些报道中的收录标准不同, 如万方浩等(2012)主要收录危害较为严重的物种, Wu等(2010)则没有区分归化种和入侵种, 但总体上我国的外来入侵植物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 ... Spatisl risk assessment of alien invasive plants in China 1 2013 ... 一个比较清晰的物种本底资料是在国家层面上开展后续科学研究和管理的重要基础(Nel et al., 2004).中国对生物入侵的研究起步较晚, 第一次全国性的外来入侵植物种类调查始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丁建清和王韧(1998)首次基于文献资料对国内农田、牧场和水域等生境的植物进行了初步统计, 发现至少有58种外来植物对我国农业和林业造成了危害.此后这个数字不断变化, 从90种(李振宇和解焱, 2002)、188种(徐海根和强胜, 2004)、126种(Liu et al., 2005, 2006)、246种(解焱, 2008)、270种(Weber & Li, 2008)、420种(Wu et al., 2010)、265种(徐海根和强胜, 2011; Xu et al., 2012)、143种(万方浩等, 2012)、319种(Axmacher & Sang, 2013), 到384种(Bai et al., 2013)不等.虽然其中有些报道中的收录标准不同, 如万方浩等(2012)主要收录危害较为严重的物种, Wu等(2010)则没有区分归化种和入侵种, 但总体上我国的外来入侵植物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 ... The biology of Canadian weeds. 11. Ambrosia artemisiifolia L. and A. psilostachya DC 1 1975 ... 根据我们划分的等级, 在恶性入侵的34种植物中, 菊科有9种, 占该级别的26.5%, 禾本科次之, 苋科紧随其后; 在严重入侵类中, 依然是这3个科排在前3位.这种一致性与这3个科入侵种的特性是密不可分的.菊科植物多为一年生草本, 其种子具有休眠的特性, 当冬季或环境干扰严重时, 种子休眠可避免同时萌发带来的灭绝风险; 而且其种子一般数量多而小, 可通过风力等扩散到很远的地方, 其特殊的附属结构, 如钩、刺、毛等易于通过多种方式进行传播, 能够在短时间内迅速繁殖和扩散.如1株豚草可产生62,000粒种子(Bassett & Crompton, 1975), 且种子的休眠期至少长达20年(Fumanal et al., 2007).禾本科的入侵植物也为一年生草本, 种子较小, 易随粮食、种子贸易等传播, 且生长快、适应性强、危害重.苋科的入侵种主要存在于苋属中, 以种子繁殖, 其单个花序可产生几百粒种子, 且种子细小, 易脱落, 可以借助风力、水等外力传播到较远的地方去; 另外, 苋属植物多能食用, 可借助人和家畜等传播, 分布很广, 一旦种子落地, 很多年都难以清除.而且它们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极强, 对土壤、水分、温度、肥力、酸碱度、光照等要求不严格, 因此可以入侵多种生境, 同时生长迅速, 与作物争水争肥, 导致作物减产甚至颗粒无收(向国红等, 2010).部分苋属植物具有化感作用(张燕和慕小倩, 2008; 鲁萍等, 2011), 抑制和排挤其他植物, 危害本土植物的正常生长, 阻碍植被的自然恢复. ... Are trans-Pacific invasions the new wave 1 2006 ... 无论是通过文献分析(图1)还是物种的实际分布(图2), 中国外来入侵植物的数量分布均呈现出由西南和东部沿海地区到内陆逐渐递减的趋势.尤其是西南及东南沿海地区, 外来入侵植物的物种数是西北地区的3-4倍.产生这种分布格局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1)从经济发展的角度来看, 沿海城市的港口多, 交通便利, 旅游业发展迅速, 经济发展快, 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交流更为频繁, 为入侵植物的进入提供了便利, 这也符合Huang等(2012)的结论.(2)从原产地进行分析, 入侵我国的物种中原产南美洲的比例最大, 其次为北美洲, 二者之和(约56%)占所有入侵植物的一半以上, 并且部分物种的生态适应性强, 已在我国成为恶性入侵植物.其主要原因可能是南美洲的气候与我国东南沿海相似, 有利于它们的扩散和定居(吴晓雯等, 2006; 冯建孟等, 2011).根据大陆漂移假说, 东亚与北美的植物应该有相似的遗传背景(冯建孟等, 2009; 彭程等, 2010), 因而来自北美洲的外来物种在我国的生存与成功扩散的几率较大, 加之随着人类活动而传播的外来种在新生境中缺乏天敌和竞争者等限制条件(张润志和任立, 2003), 从而造成其种群数量上的增长和分布范围的扩展.中国与美国之间贸易的增加也被认为很可能是未来物种入侵的因素(Callaway et al., 2006; Jenkins & Mooney, 2006), 同其他地区的贸易增加也不例外(Weber & Li, 2008).(3)从生活型来看, 入侵我国的物种主要是草本且多数为一年生植物.现代遗传学研究表明, 物种对新环境的适应仅需要20代甚至更短的时间(Prentis et al., 2008), 同时草本植物具有幼苗生长速度快、单位时间内开花次数多、生活史短、繁殖能力强、种子数量多、个体小容易扩散及繁殖方式多样等特点, 这些生活史特征使草本植物在竞争中具有明显的优势(李博和陈家宽, 2001; 黄建辉等, 2003), 对其入侵、生存、种群建立及扩张极为重要. ... Australian management strategy for invasive alien species and references available to China 1 2001 ... 作为外来入侵植物的风险防范和管理依据, 入侵等级的划分在国际上已有先例(Nel et al., 2004), 它不仅可以作为学术研究上的参照, 更重要的是使入侵种的管理有据可依, 可作为未来风险评估的重要依据(陈良燕和徐海根, 2001; 丁晖等, 2011).外来入侵植物管理涉及农业、林业、园林、商业、能源、旅游、海关等多个领域和部门, 对生态安全和人民生活至关重要.为了摸清我国外来入侵植物的本底资料, 为相关部门的深入研究、科学普及以及各类管理和防治提供依据, 我们基于3,000多篇(部)文献(包括专著报道)的统计, 结合野外调查和标本信息查阅与分类学学名考证, 对获得的中国已报道的外来入侵植物进行了入侵等级划分和地理分布格局分析, 旨在探讨以下问题: (1)我国外来入侵植物的危害状况如何, 有多少种已经产生严重危害?(2)我国入侵植物的分布格局及扩散趋势如何; (3)面对全球入侵的环境, 我们该如何应对?文中还对主要外来入侵植物的管理提出了建议. ... The naturalized flora of Singapore 1 1988 ... 针对具有潜在危害的物种, 我们要一方面通过全球和国内入侵物种库(http://www.issg.org/data-base/species/referencefiles/100English.pdf、http://plants.usda.gov/core/profile?symbol=ATCA2、http://www.gisin.org/cwis438/websites/GISINDirectory/SpeciesStatus_Result.php?WebSiteID=4、http://weed.njau.edu.cn:8013/、http://www.agripests.cn/base23.asp)获取一些入侵种的信息, 另一方面密切关注已在我国周边国家及地区泛滥并产生危害的物种, 如新加坡(Corlett, 1988, 1992)、日本(Enomoto, 1999)、朝鲜(Koh et al., 2000; Zerbe et al., 2004; Kim, 2005)、印度(Raghubanshi et al., 2005; Reddy, 2008; Khuroo et al., 2010, 2012; Sekar, 2012)的入侵种, 防止它们进入我国. ... The naturalized flora of Hong Kong: a comparison with Singapore 1 1992 ... 针对具有潜在危害的物种, 我们要一方面通过全球和国内入侵物种库(http://www.issg.org/data-base/species/referencefiles/100English.pdf、http://plants.usda.gov/core/profile?symbol=ATCA2、http://www.gisin.org/cwis438/websites/GISINDirectory/SpeciesStatus_Result.php?WebSiteID=4、http://weed.njau.edu.cn:8013/、http://www.agripests.cn/base23.asp)获取一些入侵种的信息, 另一方面密切关注已在我国周边国家及地区泛滥并产生危害的物种, 如新加坡(Corlett, 1988, 1992)、日本(Enomoto, 1999)、朝鲜(Koh et al., 2000; Zerbe et al., 2004; Kim, 2005)、印度(Raghubanshi et al., 2005; Reddy, 2008; Khuroo et al., 2010, 2012; Sekar, 2012)的入侵种, 防止它们进入我国. ... China’s booming economy is sparking and accelerating biological invasions 1 2008 ... 根据文献统计, 仅在1个省分布的入侵植物有151种, 其中分布在沿海地区的物种有108种(约占71.52%), 充分说明了沿海的港口是外来植物进入我国后的初始据点; 其余43种在我国边境省份(除沿海地区)的物种为17种, 其中云南13种, 新疆3种, 西藏1种, 这些植物很可能是通过旅游、贸易或周边地区自然传入我国的.还有26种入侵植物(北京有6种, 其他地区20种)分布在我国内陆地区, 这些植物则很可能是通过旅游或交通运输无意带入的.然而, 对比物种的实际分布图, 仅在一个省有分布的外来物种仅为39种, 占文献统计总数的25.8%, 说明其余约75%的外来物种已经开始向周边地区扩散.与沿海地区相邻的一些省份, 如安徽、河北、河南、湖北、湖南、江西、贵州、四川等地的入侵物种数明显高于内陆其他地区, 表明外来种从沿海地区进入我国后, 借助各省之间便利的交通和天然的生态屏障缺失等有利条件, 迅速蔓延到内陆地区.这种实际分布格局与最初发现地分布格局的差异很有可能是交通运输造成的(Ding et al., 2008).在经济飞速发展及“村村通公路”的背景下, 我们除了关注沿海各省市外, 更需要关注与其相邻的省份.如果不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 中国的内陆地区在未来几 十年甚至更长时间内都将遭受现在这些外来种的 影响. ... Status quo and trends of biological invasion into China 1 2011 ... 作为外来入侵植物的风险防范和管理依据, 入侵等级的划分在国际上已有先例(Nel et al., 2004), 它不仅可以作为学术研究上的参照, 更重要的是使入侵种的管理有据可依, 可作为未来风险评估的重要依据(陈良燕和徐海根, 2001; 丁晖等, 2011).外来入侵植物管理涉及农业、林业、园林、商业、能源、旅游、海关等多个领域和部门, 对生态安全和人民生活至关重要.为了摸清我国外来入侵植物的本底资料, 为相关部门的深入研究、科学普及以及各类管理和防治提供依据, 我们基于3,000多篇(部)文献(包括专著报道)的统计, 结合野外调查和标本信息查阅与分类学学名考证, 对获得的中国已报道的外来入侵植物进行了入侵等级划分和地理分布格局分析, 旨在探讨以下问题: (1)我国外来入侵植物的危害状况如何, 有多少种已经产生严重危害?(2)我国入侵植物的分布格局及扩散趋势如何; (3)面对全球入侵的环境, 我们该如何应对?文中还对主要外来入侵植物的管理提出了建议. ... 1 1998 ... 一个比较清晰的物种本底资料是在国家层面上开展后续科学研究和管理的重要基础(Nel et al., 2004).中国对生物入侵的研究起步较晚, 第一次全国性的外来入侵植物种类调查始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丁建清和王韧(1998)首次基于文献资料对国内农田、牧场和水域等生境的植物进行了初步统计, 发现至少有58种外来植物对我国农业和林业造成了危害.此后这个数字不断变化, 从90种(李振宇和解焱, 2002)、188种(徐海根和强胜, 2004)、126种(Liu et al., 2005, 2006)、246种(解焱, 2008)、270种(Weber & Li, 2008)、420种(Wu et al., 2010)、265种(徐海根和强胜, 2011; Xu et al., 2012)、143种(万方浩等, 2012)、319种(Axmacher & Sang, 2013), 到384种(Bai et al., 2013)不等.虽然其中有些报道中的收录标准不同, 如万方浩等(2012)主要收录危害较为严重的物种, Wu等(2010)则没有区分归化种和入侵种, 但总体上我国的外来入侵植物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 ... 2003 1 1999 ... 针对具有潜在危害的物种, 我们要一方面通过全球和国内入侵物种库(http://www.issg.org/data-base/species/referencefiles/100English.pdf、http://plants.usda.gov/core/profile?symbol=ATCA2、http://www.gisin.org/cwis438/websites/GISINDirectory/SpeciesStatus_Result.php?WebSiteID=4、http://weed.njau.edu.cn:8013/、http://www.agripests.cn/base23.asp)获取一些入侵种的信息, 另一方面密切关注已在我国周边国家及地区泛滥并产生危害的物种, 如新加坡(Corlett, 1988, 1992)、日本(Enomoto, 1999)、朝鲜(Koh et al., 2000; Zerbe et al., 2004; Kim, 2005)、印度(Raghubanshi et al., 2005; Reddy, 2008; Khuroo et al., 2010, 2012; Sekar, 2012)的入侵种, 防止它们进入我国. ... Spatial patterns of floristic composition of invasive alien plants in large scale and their climatic interpretation 1 2009 ... 无论是通过文献分析(图1)还是物种的实际分布(图2), 中国外来入侵植物的数量分布均呈现出由西南和东部沿海地区到内陆逐渐递减的趋势.尤其是西南及东南沿海地区, 外来入侵植物的物种数是西北地区的3-4倍.产生这种分布格局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1)从经济发展的角度来看, 沿海城市的港口多, 交通便利, 旅游业发展迅速, 经济发展快, 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交流更为频繁, 为入侵植物的进入提供了便利, 这也符合Huang等(2012)的结论.(2)从原产地进行分析, 入侵我国的物种中原产南美洲的比例最大, 其次为北美洲, 二者之和(约56%)占所有入侵植物的一半以上, 并且部分物种的生态适应性强, 已在我国成为恶性入侵植物.其主要原因可能是南美洲的气候与我国东南沿海相似, 有利于它们的扩散和定居(吴晓雯等, 2006; 冯建孟等, 2011).根据大陆漂移假说, 东亚与北美的植物应该有相似的遗传背景(冯建孟等, 2009; 彭程等, 2010), 因而来自北美洲的外来物种在我国的生存与成功扩散的几率较大, 加之随着人类活动而传播的外来种在新生境中缺乏天敌和竞争者等限制条件(张润志和任立, 2003), 从而造成其种群数量上的增长和分布范围的扩展.中国与美国之间贸易的增加也被认为很可能是未来物种入侵的因素(Callaway et al., 2006; Jenkins & Mooney, 2006), 同其他地区的贸易增加也不例外(Weber & Li, 2008).(3)从生活型来看, 入侵我国的物种主要是草本且多数为一年生植物.现代遗传学研究表明, 物种对新环境的适应仅需要20代甚至更短的时间(Prentis et al., 2008), 同时草本植物具有幼苗生长速度快、单位时间内开花次数多、生活史短、繁殖能力强、种子数量多、个体小容易扩散及繁殖方式多样等特点, 这些生活史特征使草本植物在竞争中具有明显的优势(李博和陈家宽, 2001; 黄建辉等, 2003), 对其入侵、生存、种群建立及扩张极为重要. ... Risk assessment of alien invasive plants in China and its spatial distribution patterns 1 2011 ... 无论是通过文献分析(图1)还是物种的实际分布(图2), 中国外来入侵植物的数量分布均呈现出由西南和东部沿海地区到内陆逐渐递减的趋势.尤其是西南及东南沿海地区, 外来入侵植物的物种数是西北地区的3-4倍.产生这种分布格局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1)从经济发展的角度来看, 沿海城市的港口多, 交通便利, 旅游业发展迅速, 经济发展快, 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交流更为频繁, 为入侵植物的进入提供了便利, 这也符合Huang等(2012)的结论.(2)从原产地进行分析, 入侵我国的物种中原产南美洲的比例最大, 其次为北美洲, 二者之和(约56%)占所有入侵植物的一半以上, 并且部分物种的生态适应性强, 已在我国成为恶性入侵植物.其主要原因可能是南美洲的气候与我国东南沿海相似, 有利于它们的扩散和定居(吴晓雯等, 2006; 冯建孟等, 2011).根据大陆漂移假说, 东亚与北美的植物应该有相似的遗传背景(冯建孟等, 2009; 彭程等, 2010), 因而来自北美洲的外来物种在我国的生存与成功扩散的几率较大, 加之随着人类活动而传播的外来种在新生境中缺乏天敌和竞争者等限制条件(张润志和任立, 2003), 从而造成其种群数量上的增长和分布范围的扩展.中国与美国之间贸易的增加也被认为很可能是未来物种入侵的因素(Callaway et al., 2006; Jenkins & Mooney, 2006), 同其他地区的贸易增加也不例外(Weber & Li, 2008).(3)从生活型来看, 入侵我国的物种主要是草本且多数为一年生植物.现代遗传学研究表明, 物种对新环境的适应仅需要20代甚至更短的时间(Prentis et al., 2008), 同时草本植物具有幼苗生长速度快、单位时间内开花次数多、生活史短、繁殖能力强、种子数量多、个体小容易扩散及繁殖方式多样等特点, 这些生活史特征使草本植物在竞争中具有明显的优势(李博和陈家宽, 2001; 黄建辉等, 2003), 对其入侵、生存、种群建立及扩张极为重要. ... Variability and cryptic heteromorphism of Ambrosia artemisiifolia seeds: what consequences for its invasion in France 1 2007 ... 根据我们划分的等级, 在恶性入侵的34种植物中, 菊科有9种, 占该级别的26.5%, 禾本科次之, 苋科紧随其后; 在严重入侵类中, 依然是这3个科排在前3位.这种一致性与这3个科入侵种的特性是密不可分的.菊科植物多为一年生草本, 其种子具有休眠的特性, 当冬季或环境干扰严重时, 种子休眠可避免同时萌发带来的灭绝风险; 而且其种子一般数量多而小, 可通过风力等扩散到很远的地方, 其特殊的附属结构, 如钩、刺、毛等易于通过多种方式进行传播, 能够在短时间内迅速繁殖和扩散.如1株豚草可产生62,000粒种子(Bassett & Crompton, 1975), 且种子的休眠期至少长达20年(Fumanal et al., 2007).禾本科的入侵植物也为一年生草本, 种子较小, 易随粮食、种子贸易等传播, 且生长快、适应性强、危害重.苋科的入侵种主要存在于苋属中, 以种子繁殖, 其单个花序可产生几百粒种子, 且种子细小, 易脱落, 可以借助风力、水等外力传播到较远的地方去; 另外, 苋属植物多能食用, 可借助人和家畜等传播, 分布很广, 一旦种子落地, 很多年都难以清除.而且它们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极强, 对土壤、水分、温度、肥力、酸碱度、光照等要求不严格, 因此可以入侵多种生境, 同时生长迅速, 与作物争水争肥, 导致作物减产甚至颗粒无收(向国红等, 2010).部分苋属植物具有化感作用(张燕和慕小倩, 2008; 鲁萍等, 2011), 抑制和排挤其他植物, 危害本土植物的正常生长, 阻碍植被的自然恢复. ... Eradications of invasive alien species in Europe: a review 1 2005 ... 虽然外来植物需要经历传播—定居—建群—扩展—侵占等一系列过程而最终暴发造成危害, 但它们的扩散是非常迅速的.早期发现和快速反应是预防和控制新疫情的关键(Hulme, 2006; Genovesi, 2005; Mehta et al., 2007).以原产于热带美洲的微甘菊为例, 根据标本采集记录, 它的扩散路径大体是毛里求斯(1928年)、马来西亚(1930年)、菲律宾(1945年)、新加坡(1949年)、所罗门群岛(1954年)、印度(1956年)、大西洋地区阿森松岛(1958年)、泰国(1959年)、马里亚纳群岛(1962年)、纽埃岛(1965年)、印度洋地区查戈斯群岛(1967年)、萨摩亚(1968年)、斯里兰卡(1969年), 20世纪80年代初, 已遍布于旧大陆.微甘菊在我国最早的标本记录是1884年采自香港动植物公园, 当时被作为观赏植物栽培, 20世纪初逸生于该公园附近, 此后没有受到关注, 60年代初扩散至香港大屿山等地, 80年代到达广东深圳, 90年代末蔓延到珠江三角洲地区, 并继续向周边地区扩展(王伯荪等, 2004), 台湾、海南、广西、云南、贵州、福建等地均有发现(王伟等, 2007; 徐海根和强胜, 2011; 万方浩等, 2012), 目前微甘菊已经扩散到江西的赣南地区(曾宪锋, 2013), 严重危害本地种和生态环境, 其扩散速度之快、危害之重, 是人们始料未及的.如果做好宣传, 做到全民防范, 那么微甘菊就不会在引进后没被关注, 最终造成不可逆转的生态灾难. ... Spatial pattern and determinants of the first detection locations of invasive alien species in mainland China 1 2012 ... 无论是通过文献分析(图1)还是物种的实际分布(图2), 中国外来入侵植物的数量分布均呈现出由西南和东部沿海地区到内陆逐渐递减的趋势.尤其是西南及东南沿海地区, 外来入侵植物的物种数是西北地区的3-4倍.产生这种分布格局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1)从经济发展的角度来看, 沿海城市的港口多, 交通便利, 旅游业发展迅速, 经济发展快, 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交流更为频繁, 为入侵植物的进入提供了便利, 这也符合Huang等(2012)的结论.(2)从原产地进行分析, 入侵我国的物种中原产南美洲的比例最大, 其次为北美洲, 二者之和(约56%)占所有入侵植物的一半以上, 并且部分物种的生态适应性强, 已在我国成为恶性入侵植物.其主要原因可能是南美洲的气候与我国东南沿海相似, 有利于它们的扩散和定居(吴晓雯等, 2006; 冯建孟等, 2011).根据大陆漂移假说, 东亚与北美的植物应该有相似的遗传背景(冯建孟等, 2009; 彭程等, 2010), 因而来自北美洲的外来物种在我国的生存与成功扩散的几率较大, 加之随着人类活动而传播的外来种在新生境中缺乏天敌和竞争者等限制条件(张润志和任立, 2003), 从而造成其种群数量上的增长和分布范围的扩展.中国与美国之间贸易的增加也被认为很可能是未来物种入侵的因素(Callaway et al., 2006; Jenkins & Mooney, 2006), 同其他地区的贸易增加也不例外(Weber & Li, 2008).(3)从生活型来看, 入侵我国的物种主要是草本且多数为一年生植物.现代遗传学研究表明, 物种对新环境的适应仅需要20代甚至更短的时间(Prentis et al., 2008), 同时草本植物具有幼苗生长速度快、单位时间内开花次数多、生活史短、繁殖能力强、种子数量多、个体小容易扩散及繁殖方式多样等特点, 这些生活史特征使草本植物在竞争中具有明显的优势(李博和陈家宽, 2001; 黄建辉等, 2003), 对其入侵、生存、种群建立及扩张极为重要. ... Fundamentals of invasive species biology and ecology 1 2003 ... 无论是通过文献分析(图1)还是物种的实际分布(图2), 中国外来入侵植物的数量分布均呈现出由西南和东部沿海地区到内陆逐渐递减的趋势.尤其是西南及东南沿海地区, 外来入侵植物的物种数是西北地区的3-4倍.产生这种分布格局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1)从经济发展的角度来看, 沿海城市的港口多, 交通便利, 旅游业发展迅速, 经济发展快, 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交流更为频繁, 为入侵植物的进入提供了便利, 这也符合Huang等(2012)的结论.(2)从原产地进行分析, 入侵我国的物种中原产南美洲的比例最大, 其次为北美洲, 二者之和(约56%)占所有入侵植物的一半以上, 并且部分物种的生态适应性强, 已在我国成为恶性入侵植物.其主要原因可能是南美洲的气候与我国东南沿海相似, 有利于它们的扩散和定居(吴晓雯等, 2006; 冯建孟等, 2011).根据大陆漂移假说, 东亚与北美的植物应该有相似的遗传背景(冯建孟等, 2009; 彭程等, 2010), 因而来自北美洲的外来物种在我国的生存与成功扩散的几率较大, 加之随着人类活动而传播的外来种在新生境中缺乏天敌和竞争者等限制条件(张润志和任立, 2003), 从而造成其种群数量上的增长和分布范围的扩展.中国与美国之间贸易的增加也被认为很可能是未来物种入侵的因素(Callaway et al., 2006; Jenkins & Mooney, 2006), 同其他地区的贸易增加也不例外(Weber & Li, 2008).(3)从生活型来看, 入侵我国的物种主要是草本且多数为一年生植物.现代遗传学研究表明, 物种对新环境的适应仅需要20代甚至更短的时间(Prentis et al., 2008), 同时草本植物具有幼苗生长速度快、单位时间内开花次数多、生活史短、繁殖能力强、种子数量多、个体小容易扩散及繁殖方式多样等特点, 这些生活史特征使草本植物在竞争中具有明显的优势(李博和陈家宽, 2001; 黄建辉等, 2003), 对其入侵、生存、种群建立及扩张极为重要. ... Beyond control: wider implications for the management of biological invasions 1 2006 ... 虽然外来植物需要经历传播—定居—建群—扩展—侵占等一系列过程而最终暴发造成危害, 但它们的扩散是非常迅速的.早期发现和快速反应是预防和控制新疫情的关键(Hulme, 2006; Genovesi, 2005; Mehta et al., 2007).以原产于热带美洲的微甘菊为例, 根据标本采集记录, 它的扩散路径大体是毛里求斯(1928年)、马来西亚(1930年)、菲律宾(1945年)、新加坡(1949年)、所罗门群岛(1954年)、印度(1956年)、大西洋地区阿森松岛(1958年)、泰国(1959年)、马里亚纳群岛(1962年)、纽埃岛(1965年)、印度洋地区查戈斯群岛(1967年)、萨摩亚(1968年)、斯里兰卡(1969年), 20世纪80年代初, 已遍布于旧大陆.微甘菊在我国最早的标本记录是1884年采自香港动植物公园, 当时被作为观赏植物栽培, 20世纪初逸生于该公园附近, 此后没有受到关注, 60年代初扩散至香港大屿山等地, 80年代到达广东深圳, 90年代末蔓延到珠江三角洲地区, 并继续向周边地区扩展(王伯荪等, 2004), 台湾、海南、广西、云南、贵州、福建等地均有发现(王伟等, 2007; 徐海根和强胜, 2011; 万方浩等, 2012), 目前微甘菊已经扩散到江西的赣南地区(曾宪锋, 2013), 严重危害本地种和生态环境, 其扩散速度之快、危害之重, 是人们始料未及的.如果做好宣传, 做到全民防范, 那么微甘菊就不会在引进后没被关注, 最终造成不可逆转的生态灾难. ... The United States, China, and invasive species: present status and future prospects 1 2006 ... 无论是通过文献分析(图1)还是物种的实际分布(图2), 中国外来入侵植物的数量分布均呈现出由西南和东部沿海地区到内陆逐渐递减的趋势.尤其是西南及东南沿海地区, 外来入侵植物的物种数是西北地区的3-4倍.产生这种分布格局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1)从经济发展的角度来看, 沿海城市的港口多, 交通便利, 旅游业发展迅速, 经济发展快, 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交流更为频繁, 为入侵植物的进入提供了便利, 这也符合Huang等(2012)的结论.(2)从原产地进行分析, 入侵我国的物种中原产南美洲的比例最大, 其次为北美洲, 二者之和(约56%)占所有入侵植物的一半以上, 并且部分物种的生态适应性强, 已在我国成为恶性入侵植物.其主要原因可能是南美洲的气候与我国东南沿海相似, 有利于它们的扩散和定居(吴晓雯等, 2006; 冯建孟等, 2011).根据大陆漂移假说, 东亚与北美的植物应该有相似的遗传背景(冯建孟等, 2009; 彭程等, 2010), 因而来自北美洲的外来物种在我国的生存与成功扩散的几率较大, 加之随着人类活动而传播的外来种在新生境中缺乏天敌和竞争者等限制条件(张润志和任立, 2003), 从而造成其种群数量上的增长和分布范围的扩展.中国与美国之间贸易的增加也被认为很可能是未来物种入侵的因素(Callaway et al., 2006; Jenkins & Mooney, 2006), 同其他地区的贸易增加也不例外(Weber & Li, 2008).(3)从生活型来看, 入侵我国的物种主要是草本且多数为一年生植物.现代遗传学研究表明, 物种对新环境的适应仅需要20代甚至更短的时间(Prentis et al., 2008), 同时草本植物具有幼苗生长速度快、单位时间内开花次数多、生活史短、繁殖能力强、种子数量多、个体小容易扩散及繁殖方式多样等特点, 这些生活史特征使草本植物在竞争中具有明显的优势(李博和陈家宽, 2001; 黄建辉等, 2003), 对其入侵、生存、种群建立及扩张极为重要. ... Taxonomic and biogeographic patterns in the native and alien woody flora of Kashmir Himalaya, India 1 2010 ... 针对具有潜在危害的物种, 我们要一方面通过全球和国内入侵物种库(http://www.issg.org/data-base/species/referencefiles/100English.pdf、http://plants.usda.gov/core/profile?symbol=ATCA2、http://www.gisin.org/cwis438/websites/GISINDirectory/SpeciesStatus_Result.php?WebSiteID=4、http://weed.njau.edu.cn:8013/、http://www.agripests.cn/base23.asp)获取一些入侵种的信息, 另一方面密切关注已在我国周边国家及地区泛滥并产生危害的物种, 如新加坡(Corlett, 1988, 1992)、日本(Enomoto, 1999)、朝鲜(Koh et al., 2000; Zerbe et al., 2004; Kim, 2005)、印度(Raghubanshi et al., 2005; Reddy, 2008; Khuroo et al., 2010, 2012; Sekar, 2012)的入侵种, 防止它们进入我国. ... Alien flora of India: taxonomic composition, invasion status and biogeographic affiliations 1 2012 ... 针对具有潜在危害的物种, 我们要一方面通过全球和国内入侵物种库(http://www.issg.org/data-base/species/referencefiles/100English.pdf、http://plants.usda.gov/core/profile?symbol=ATCA2、http://www.gisin.org/cwis438/websites/GISINDirectory/SpeciesStatus_Result.php?WebSiteID=4、http://weed.njau.edu.cn:8013/、http://www.agripests.cn/base23.asp)获取一些入侵种的信息, 另一方面密切关注已在我国周边国家及地区泛滥并产生危害的物种, 如新加坡(Corlett, 1988, 1992)、日本(Enomoto, 1999)、朝鲜(Koh et al., 2000; Zerbe et al., 2004; Kim, 2005)、印度(Raghubanshi et al., 2005; Reddy, 2008; Khuroo et al., 2010, 2012; Sekar, 2012)的入侵种, 防止它们进入我国. ... Invasive plants on disturbed Korean sand dunes 1 2005 ... 针对具有潜在危害的物种, 我们要一方面通过全球和国内入侵物种库(http://www.issg.org/data-base/species/referencefiles/100English.pdf、http://plants.usda.gov/core/profile?symbol=ATCA2、http://www.gisin.org/cwis438/websites/GISINDirectory/SpeciesStatus_Result.php?WebSiteID=4、http://weed.njau.edu.cn:8013/、http://www.agripests.cn/base23.asp)获取一些入侵种的信息, 另一方面密切关注已在我国周边国家及地区泛滥并产生危害的物种, 如新加坡(Corlett, 1988, 1992)、日本(Enomoto, 1999)、朝鲜(Koh et al., 2000; Zerbe et al., 2004; Kim, 2005)、印度(Raghubanshi et al., 2005; Reddy, 2008; Khuroo et al., 2010, 2012; Sekar, 2012)的入侵种, 防止它们进入我国. ... The Effects of Alien Plants on Ecosystem and Their Management. The Plant Taxonomic Society of Korea, Seoul 1 2000 ... 针对具有潜在危害的物种, 我们要一方面通过全球和国内入侵物种库(http://www.issg.org/data-base/species/referencefiles/100English.pdf、http://plants.usda.gov/core/profile?symbol=ATCA2、http://www.gisin.org/cwis438/websites/GISINDirectory/SpeciesStatus_Result.php?WebSiteID=4、http://weed.njau.edu.cn:8013/、http://www.agripests.cn/base23.asp)获取一些入侵种的信息, 另一方面密切关注已在我国周边国家及地区泛滥并产生危害的物种, 如新加坡(Corlett, 1988, 1992)、日本(Enomoto, 1999)、朝鲜(Koh et al., 2000; Zerbe et al., 2004; Kim, 2005)、印度(Raghubanshi et al., 2005; Reddy, 2008; Khuroo et al., 2010, 2012; Sekar, 2012)的入侵种, 防止它们进入我国. ... 1 ... 入侵植物的等级并非一成不变.本文中对于入侵等级的划分是一次尝试, 还有待实践的检验.入侵植物的研究既有赖于对不同物种的生态学特性、入侵背景、入侵机制等各方面详细深入的研究(Sakai et al., 2001), 更离不开资料的系统总结(Le Floch et al., 1990; Nel et al., 2004; Pyšek et al., 2004), 包括考证在原产地及其他地方的扩散与入侵程度等.随着各方面工作的深入开展, 相信对各个入侵物种将会有更深入的了解, 其入侵级别也会不断更新, 使其更加符合客观实际. ... Perspectives on general trends of plant invasions with special reference to alien weed flora of Shanghai 1 2001 ... 无论是通过文献分析(图1)还是物种的实际分布(图2), 中国外来入侵植物的数量分布均呈现出由西南和东部沿海地区到内陆逐渐递减的趋势.尤其是西南及东南沿海地区, 外来入侵植物的物种数是西北地区的3-4倍.产生这种分布格局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1)从经济发展的角度来看, 沿海城市的港口多, 交通便利, 旅游业发展迅速, 经济发展快, 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交流更为频繁, 为入侵植物的进入提供了便利, 这也符合Huang等(2012)的结论.(2)从原产地进行分析, 入侵我国的物种中原产南美洲的比例最大, 其次为北美洲, 二者之和(约56%)占所有入侵植物的一半以上, 并且部分物种的生态适应性强, 已在我国成为恶性入侵植物.其主要原因可能是南美洲的气候与我国东南沿海相似, 有利于它们的扩散和定居(吴晓雯等, 2006; 冯建孟等, 2011).根据大陆漂移假说, 东亚与北美的植物应该有相似的遗传背景(冯建孟等, 2009; 彭程等, 2010), 因而来自北美洲的外来物种在我国的生存与成功扩散的几率较大, 加之随着人类活动而传播的外来种在新生境中缺乏天敌和竞争者等限制条件(张润志和任立, 2003), 从而造成其种群数量上的增长和分布范围的扩展.中国与美国之间贸易的增加也被认为很可能是未来物种入侵的因素(Callaway et al., 2006; Jenkins & Mooney, 2006), 同其他地区的贸易增加也不例外(Weber & Li, 2008).(3)从生活型来看, 入侵我国的物种主要是草本且多数为一年生植物.现代遗传学研究表明, 物种对新环境的适应仅需要20代甚至更短的时间(Prentis et al., 2008), 同时草本植物具有幼苗生长速度快、单位时间内开花次数多、生活史短、繁殖能力强、种子数量多、个体小容易扩散及繁殖方式多样等特点, 这些生活史特征使草本植物在竞争中具有明显的优势(李博和陈家宽, 2001; 黄建辉等, 2003), 对其入侵、生存、种群建立及扩张极为重要. ... 1 2002 ... 一个比较清晰的物种本底资料是在国家层面上开展后续科学研究和管理的重要基础(Nel et al., 2004).中国对生物入侵的研究起步较晚, 第一次全国性的外来入侵植物种类调查始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丁建清和王韧(1998)首次基于文献资料对国内农田、牧场和水域等生境的植物进行了初步统计, 发现至少有58种外来植物对我国农业和林业造成了危害.此后这个数字不断变化, 从90种(李振宇和解焱, 2002)、188种(徐海根和强胜, 2004)、126种(Liu et al., 2005, 2006)、246种(解焱, 2008)、270种(Weber & Li, 2008)、420种(Wu et al., 2010)、265种(徐海根和强胜, 2011; Xu et al., 2012)、143种(万方浩等, 2012)、319种(Axmacher & Sang, 2013), 到384种(Bai et al., 2013)不等.虽然其中有些报道中的收录标准不同, 如万方浩等(2012)主要收录危害较为严重的物种, Wu等(2010)则没有区分归化种和入侵种, 但总体上我国的外来入侵植物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 ... Invasive alien plants in China: role of clonality and geographical origin 1 2006 ... 一个比较清晰的物种本底资料是在国家层面上开展后续科学研究和管理的重要基础(Nel et al., 2004).中国对生物入侵的研究起步较晚, 第一次全国性的外来入侵植物种类调查始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丁建清和王韧(1998)首次基于文献资料对国内农田、牧场和水域等生境的植物进行了初步统计, 发现至少有58种外来植物对我国农业和林业造成了危害.此后这个数字不断变化, 从90种(李振宇和解焱, 2002)、188种(徐海根和强胜, 2004)、126种(Liu et al., 2005, 2006)、246种(解焱, 2008)、270种(Weber & Li, 2008)、420种(Wu et al., 2010)、265种(徐海根和强胜, 2011; Xu et al., 2012)、143种(万方浩等, 2012)、319种(Axmacher & Sang, 2013), 到384种(Bai et al., 2013)不等.虽然其中有些报道中的收录标准不同, 如万方浩等(2012)主要收录危害较为严重的物种, Wu等(2010)则没有区分归化种和入侵种, 但总体上我国的外来入侵植物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 ... Invasive alien plant species in China: regional distribution patterns 1 2005 ... 一个比较清晰的物种本底资料是在国家层面上开展后续科学研究和管理的重要基础(Nel et al., 2004).中国对生物入侵的研究起步较晚, 第一次全国性的外来入侵植物种类调查始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丁建清和王韧(1998)首次基于文献资料对国内农田、牧场和水域等生境的植物进行了初步统计, 发现至少有58种外来植物对我国农业和林业造成了危害.此后这个数字不断变化, 从90种(李振宇和解焱, 2002)、188种(徐海根和强胜, 2004)、126种(Liu et al., 2005, 2006)、246种(解焱, 2008)、270种(Weber & Li, 2008)、420种(Wu et al., 2010)、265种(徐海根和强胜, 2011; Xu et al., 2012)、143种(万方浩等, 2012)、319种(Axmacher & Sang, 2013), 到384种(Bai et al., 2013)不等.虽然其中有些报道中的收录标准不同, 如万方浩等(2012)主要收录危害较为严重的物种, Wu等(2010)则没有区分归化种和入侵种, 但总体上我国的外来入侵植物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 ... Allelopathic potential and resource competition capability of Amaranthus retroflexus under different nitrogen supply 1 2011 ... 根据我们划分的等级, 在恶性入侵的34种植物中, 菊科有9种, 占该级别的26.5%, 禾本科次之, 苋科紧随其后; 在严重入侵类中, 依然是这3个科排在前3位.这种一致性与这3个科入侵种的特性是密不可分的.菊科植物多为一年生草本, 其种子具有休眠的特性, 当冬季或环境干扰严重时, 种子休眠可避免同时萌发带来的灭绝风险; 而且其种子一般数量多而小, 可通过风力等扩散到很远的地方, 其特殊的附属结构, 如钩、刺、毛等易于通过多种方式进行传播, 能够在短时间内迅速繁殖和扩散.如1株豚草可产生62,000粒种子(Bassett & Crompton, 1975), 且种子的休眠期至少长达20年(Fumanal et al., 2007).禾本科的入侵植物也为一年生草本, 种子较小, 易随粮食、种子贸易等传播, 且生长快、适应性强、危害重.苋科的入侵种主要存在于苋属中, 以种子繁殖, 其单个花序可产生几百粒种子, 且种子细小, 易脱落, 可以借助风力、水等外力传播到较远的地方去; 另外, 苋属植物多能食用, 可借助人和家畜等传播, 分布很广, 一旦种子落地, 很多年都难以清除.而且它们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极强, 对土壤、水分、温度、肥力、酸碱度、光照等要求不严格, 因此可以入侵多种生境, 同时生长迅速, 与作物争水争肥, 导致作物减产甚至颗粒无收(向国红等, 2010).部分苋属植物具有化感作用(张燕和慕小倩, 2008; 鲁萍等, 2011), 抑制和排挤其他植物, 危害本土植物的正常生长, 阻碍植被的自然恢复. ... The invasive plants of North America—a primary analysis 1 2010 ... 众所周知, 美国是世界上入侵植物较多、研究比较清晰且深入的国家(Mooney & Drake, 1989; Pimentel et al., 2000; Ma, 2010).对外来入侵种的划分, 美国既有联邦的标准也有各个州的标准, 甚至不同领域也有各自的标准(如国家公园、联邦草场、州保护地、私人森林、个体农田等)(Millers, 1993).全国外来入侵植物等级的划分是从国家层面的考虑, 而各自然地理区域或者更小的地理单元的划分, 是国家范围内对入侵植物的科学研究与管理、开展必要的防范工作以及科学普及与教育的基础.相信随着中国入侵植物研究的深入, 更详细或者是更小范围的划分会不断出现, 从而使中国入侵植物的工作更加完善. ... 1 2013 ... 值得一提的是, 入侵植物大多数是从其他国家引入, 但外来入侵物种的划分并不是以行政区划为依据, 所以不能视来自国外为入侵的唯一标准(Pyšek et al., 2004; 闫小玲等, 2012).中国地域非常辽阔, 东西、南北的差异都很大, 地区间相互入侵是正常现象.因此, 中国国产种从一个自然地理地区(原产区)进入另一个自然地理地区(新分布区)并且空间跨度较大的, 就应该作为入侵分布而视为外来种(就地域而非国界而言).如新疆白芥(Sinapis arvensis)原产欧洲、西亚至中亚, 中国只有新疆才有野生, 但目前已经基本覆盖全国并被列为入侵植物(徐海根和强胜, 2004, 2011; 万方浩等, 2012).但是考虑到国内一些学者的观点, 本文没有收录国产种, 国产种及排除种的详细信息可参见最新出版的《中国入侵植物名录》(马金双, 2013). ... Current status and challenges of Chinese plant taxonomy 1 2014 ... 此外, 笔者在此呼吁各界应重视采集标本, 保存标本, 为科研及管理工作提供并保存第一手资料(马金双, 2014).作为历史资料, 标本信息的缺失导致我们对入侵植物的进入时间、传播途径等信息无法掌握, 从而无法对入侵种的防治和管理提供参考.我们在查阅标本时发现入侵植物标本采集和保存得很少, 如互花米草在沿海一带分布极为广泛, 危害也很严重, 但在整理我国53个标本馆(室)的标本资料后, 却发现仅有3份标本, 1份没有采集信息, 1份采自香港(KUN, 2005年), 1份采自福建漳江口(NAU, 2006年).另外, 统计数字显示近几年外来入侵植物的数量不断上升, 但标本馆中的标本大多为2005年以前所采集, 之后很少有标本记录.虽然标本提供的信息可能滞后于物种的实际扩散时间, 但在植物入侵历史研究中极具重要性, 微甘菊的研究就是一个例子. ... Biotic invasions: causes, epidemiology, global consequences, and control 1 2000 ... 然而, 生物入侵是一个全球性的难题, 不能只停留在研究的层面, 还应加强科普宣传, 让更多的人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提高预防预警意识, 共同来防御外来种入侵.一个新的入侵种一旦被发现造成重大影响时, 它已经在该地区定居,完全消灭已建立种群的入侵种几乎是不可能的(Mack et al., 2000).而实际上有许多的生物入侵现象都是生产者首先发现, 从而赢得了有利的控制时间, 避免了大范围扩散蔓延.因此, 加强入侵前的预防比入侵后的控制会更有效, 代价更小(Marmorino et al., 1999). ... Comparison of airborne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 imagery with in situ surface-slope measurements across gulf stream slicks and a convergent front 1 1999 ... 然而, 生物入侵是一个全球性的难题, 不能只停留在研究的层面, 还应加强科普宣传, 让更多的人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提高预防预警意识, 共同来防御外来种入侵.一个新的入侵种一旦被发现造成重大影响时, 它已经在该地区定居,完全消灭已建立种群的入侵种几乎是不可能的(Mack et al., 2000).而实际上有许多的生物入侵现象都是生产者首先发现, 从而赢得了有利的控制时间, 避免了大范围扩散蔓延.因此, 加强入侵前的预防比入侵后的控制会更有效, 代价更小(Marmorino et al., 1999). ... Optimal detection and control strategies for invasive species management 1 2007 ... 虽然外来植物需要经历传播—定居—建群—扩展—侵占等一系列过程而最终暴发造成危害, 但它们的扩散是非常迅速的.早期发现和快速反应是预防和控制新疫情的关键(Hulme, 2006; Genovesi, 2005; Mehta et al., 2007).以原产于热带美洲的微甘菊为例, 根据标本采集记录, 它的扩散路径大体是毛里求斯(1928年)、马来西亚(1930年)、菲律宾(1945年)、新加坡(1949年)、所罗门群岛(1954年)、印度(1956年)、大西洋地区阿森松岛(1958年)、泰国(1959年)、马里亚纳群岛(1962年)、纽埃岛(1965年)、印度洋地区查戈斯群岛(1967年)、萨摩亚(1968年)、斯里兰卡(1969年), 20世纪80年代初, 已遍布于旧大陆.微甘菊在我国最早的标本记录是1884年采自香港动植物公园, 当时被作为观赏植物栽培, 20世纪初逸生于该公园附近, 此后没有受到关注, 60年代初扩散至香港大屿山等地, 80年代到达广东深圳, 90年代末蔓延到珠江三角洲地区, 并继续向周边地区扩展(王伯荪等, 2004), 台湾、海南、广西、云南、贵州、福建等地均有发现(王伟等, 2007; 徐海根和强胜, 2011; 万方浩等, 2012), 目前微甘菊已经扩散到江西的赣南地区(曾宪锋, 2013), 严重危害本地种和生态环境, 其扩散速度之快、危害之重, 是人们始料未及的.如果做好宣传, 做到全民防范, 那么微甘菊就不会在引进后没被关注, 最终造成不可逆转的生态灾难. ... Exotic species in the Great Lakes: a history of biotic crises and anthropogenic introductions 1 1993 ... 众所周知, 美国是世界上入侵植物较多、研究比较清晰且深入的国家(Mooney & Drake, 1989; Pimentel et al., 2000; Ma, 2010).对外来入侵种的划分, 美国既有联邦的标准也有各个州的标准, 甚至不同领域也有各自的标准(如国家公园、联邦草场、州保护地、私人森林、个体农田等)(Millers, 1993).全国外来入侵植物等级的划分是从国家层面的考虑, 而各自然地理区域或者更小的地理单元的划分, 是国家范围内对入侵植物的科学研究与管理、开展必要的防范工作以及科学普及与教育的基础.相信随着中国入侵植物研究的深入, 更详细或者是更小范围的划分会不断出现, 从而使中国入侵植物的工作更加完善. ... 1 1989 ... 众所周知, 美国是世界上入侵植物较多、研究比较清晰且深入的国家(Mooney & Drake, 1989; Pimentel et al., 2000; Ma, 2010).对外来入侵种的划分, 美国既有联邦的标准也有各个州的标准, 甚至不同领域也有各自的标准(如国家公园、联邦草场、州保护地、私人森林、个体农田等)(Millers, 1993).全国外来入侵植物等级的划分是从国家层面的考虑, 而各自然地理区域或者更小的地理单元的划分, 是国家范围内对入侵植物的科学研究与管理、开展必要的防范工作以及科学普及与教育的基础.相信随着中国入侵植物研究的深入, 更详细或者是更小范围的划分会不断出现, 从而使中国入侵植物的工作更加完善. ... A proposed classification of invasive alien plant species in South Africa: towards prioritizing species and areas for management action 3 2004 ... 一个比较清晰的物种本底资料是在国家层面上开展后续科学研究和管理的重要基础(Nel et al., 2004).中国对生物入侵的研究起步较晚, 第一次全国性的外来入侵植物种类调查始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丁建清和王韧(1998)首次基于文献资料对国内农田、牧场和水域等生境的植物进行了初步统计, 发现至少有58种外来植物对我国农业和林业造成了危害.此后这个数字不断变化, 从90种(李振宇和解焱, 2002)、188种(徐海根和强胜, 2004)、126种(Liu et al., 2005, 2006)、246种(解焱, 2008)、270种(Weber & Li, 2008)、420种(Wu et al., 2010)、265种(徐海根和强胜, 2011; Xu et al., 2012)、143种(万方浩等, 2012)、319种(Axmacher & Sang, 2013), 到384种(Bai et al., 2013)不等.虽然其中有些报道中的收录标准不同, 如万方浩等(2012)主要收录危害较为严重的物种, Wu等(2010)则没有区分归化种和入侵种, 但总体上我国的外来入侵植物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 ...

... 作为外来入侵植物的风险防范和管理依据, 入侵等级的划分在国际上已有先例(Nel et al., 2004), 它不仅可以作为学术研究上的参照, 更重要的是使入侵种的管理有据可依, 可作为未来风险评估的重要依据(陈良燕和徐海根, 2001; 丁晖等, 2011).外来入侵植物管理涉及农业、林业、园林、商业、能源、旅游、海关等多个领域和部门, 对生态安全和人民生活至关重要.为了摸清我国外来入侵植物的本底资料, 为相关部门的深入研究、科学普及以及各类管理和防治提供依据, 我们基于3,000多篇(部)文献(包括专著报道)的统计, 结合野外调查和标本信息查阅与分类学学名考证, 对获得的中国已报道的外来入侵植物进行了入侵等级划分和地理分布格局分析, 旨在探讨以下问题: (1)我国外来入侵植物的危害状况如何, 有多少种已经产生严重危害?(2)我国入侵植物的分布格局及扩散趋势如何; (3)面对全球入侵的环境, 我们该如何应对?文中还对主要外来入侵植物的管理提出了建议. ...

... 入侵植物的等级并非一成不变.本文中对于入侵等级的划分是一次尝试, 还有待实践的检验.入侵植物的研究既有赖于对不同物种的生态学特性、入侵背景、入侵机制等各方面详细深入的研究(Sakai et al., 2001), 更离不开资料的系统总结(Le Floch et al., 1990; Nel et al., 2004; Pyšek et al., 2004), 包括考证在原产地及其他地方的扩散与入侵程度等.随着各方面工作的深入开展, 相信对各个入侵物种将会有更深入的了解, 其入侵级别也会不断更新, 使其更加符合客观实际. ... Composition characteristics of alien species and distribution of invasive alien species in Beijing 1 2010 ... 无论是通过文献分析(图1)还是物种的实际分布(图2), 中国外来入侵植物的数量分布均呈现出由西南和东部沿海地区到内陆逐渐递减的趋势.尤其是西南及东南沿海地区, 外来入侵植物的物种数是西北地区的3-4倍.产生这种分布格局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1)从经济发展的角度来看, 沿海城市的港口多, 交通便利, 旅游业发展迅速, 经济发展快, 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交流更为频繁, 为入侵植物的进入提供了便利, 这也符合Huang等(2012)的结论.(2)从原产地进行分析, 入侵我国的物种中原产南美洲的比例最大, 其次为北美洲, 二者之和(约56%)占所有入侵植物的一半以上, 并且部分物种的生态适应性强, 已在我国成为恶性入侵植物.其主要原因可能是南美洲的气候与我国东南沿海相似, 有利于它们的扩散和定居(吴晓雯等, 2006; 冯建孟等, 2011).根据大陆漂移假说, 东亚与北美的植物应该有相似的遗传背景(冯建孟等, 2009; 彭程等, 2010), 因而来自北美洲的外来物种在我国的生存与成功扩散的几率较大, 加之随着人类活动而传播的外来种在新生境中缺乏天敌和竞争者等限制条件(张润志和任立, 2003), 从而造成其种群数量上的增长和分布范围的扩展.中国与美国之间贸易的增加也被认为很可能是未来物种入侵的因素(Callaway et al., 2006; Jenkins & Mooney, 2006), 同其他地区的贸易增加也不例外(Weber & Li, 2008).(3)从生活型来看, 入侵我国的物种主要是草本且多数为一年生植物.现代遗传学研究表明, 物种对新环境的适应仅需要20代甚至更短的时间(Prentis et al., 2008), 同时草本植物具有幼苗生长速度快、单位时间内开花次数多、生活史短、繁殖能力强、种子数量多、个体小容易扩散及繁殖方式多样等特点, 这些生活史特征使草本植物在竞争中具有明显的优势(李博和陈家宽, 2001; 黄建辉等, 2003), 对其入侵、生存、种群建立及扩张极为重要. ... Environmental and economic costs of nonindigenous species in the United States 1 2000 ... 众所周知, 美国是世界上入侵植物较多、研究比较清晰且深入的国家(Mooney & Drake, 1989; Pimentel et al., 2000; Ma, 2010).对外来入侵种的划分, 美国既有联邦的标准也有各个州的标准, 甚至不同领域也有各自的标准(如国家公园、联邦草场、州保护地、私人森林、个体农田等)(Millers, 1993).全国外来入侵植物等级的划分是从国家层面的考虑, 而各自然地理区域或者更小的地理单元的划分, 是国家范围内对入侵植物的科学研究与管理、开展必要的防范工作以及科学普及与教育的基础.相信随着中国入侵植物研究的深入, 更详细或者是更小范围的划分会不断出现, 从而使中国入侵植物的工作更加完善. ... Adaptive evolution in invasive species 1 2008 ... 无论是通过文献分析(图1)还是物种的实际分布(图2), 中国外来入侵植物的数量分布均呈现出由西南和东部沿海地区到内陆逐渐递减的趋势.尤其是西南及东南沿海地区, 外来入侵植物的物种数是西北地区的3-4倍.产生这种分布格局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1)从经济发展的角度来看, 沿海城市的港口多, 交通便利, 旅游业发展迅速, 经济发展快, 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交流更为频繁, 为入侵植物的进入提供了便利, 这也符合Huang等(2012)的结论.(2)从原产地进行分析, 入侵我国的物种中原产南美洲的比例最大, 其次为北美洲, 二者之和(约56%)占所有入侵植物的一半以上, 并且部分物种的生态适应性强, 已在我国成为恶性入侵植物.其主要原因可能是南美洲的气候与我国东南沿海相似, 有利于它们的扩散和定居(吴晓雯等, 2006; 冯建孟等, 2011).根据大陆漂移假说, 东亚与北美的植物应该有相似的遗传背景(冯建孟等, 2009; 彭程等, 2010), 因而来自北美洲的外来物种在我国的生存与成功扩散的几率较大, 加之随着人类活动而传播的外来种在新生境中缺乏天敌和竞争者等限制条件(张润志和任立, 2003), 从而造成其种群数量上的增长和分布范围的扩展.中国与美国之间贸易的增加也被认为很可能是未来物种入侵的因素(Callaway et al., 2006; Jenkins & Mooney, 2006), 同其他地区的贸易增加也不例外(Weber & Li, 2008).(3)从生活型来看, 入侵我国的物种主要是草本且多数为一年生植物.现代遗传学研究表明, 物种对新环境的适应仅需要20代甚至更短的时间(Prentis et al., 2008), 同时草本植物具有幼苗生长速度快、单位时间内开花次数多、生活史短、繁殖能力强、种子数量多、个体小容易扩散及繁殖方式多样等特点, 这些生活史特征使草本植物在竞争中具有明显的优势(李博和陈家宽, 2001; 黄建辉等, 2003), 对其入侵、生存、种群建立及扩张极为重要. ... The biogeography of naturalization in alien plants 1 2006 ... 局部入侵的植物以豆科种类为主(21种), 占该等级总种数的24.7%, 主要是因为豆科植物的生活型比较复杂, 有草本、灌木和乔木, 且多为虫媒传粉, 传播距离虽然较为有限, 但却可产生区域性的危害.在有待观察类中, 菊科、禾本科和豆科物种最多, 这些物种目前虽然还没有表现出很强的入侵性, 但由于我们没有掌握足够的信息, 目前还不能判定它们将来的发展趋势, 以及对生态环境是否是安全的, 因此我们更应提高警惕, 严防下一个凤眼蓝、加拿大一枝黄花的出现.外来植物的种类、生物学特性及地理分布格局等信息已被证明对于了解不同地区外来种丰富度, 以及制定管理策略有很大帮助(Pysěk & Richardson, 2006). ... Alien plants in checklists and floras: towards better communication between taxonomists and ecologists 3 2004 ... 中国外来入侵植物的调查和研究起步较晚, 根据目前掌握的资料和划分的危害等级, 我们建议: 发现4级和5级入侵植物要记录, 以备后续观察与研究; 发现3级入侵植物必须报告或者是报道, 而且不鼓励栽培或在生产实践中使用; 发现2级入侵植物不但要报告或者是报道, 而且不允许栽培使用, 也不允许进口; 发现1级入侵植物要在2级入侵植物管理的基础上必须根除.同时对国产种中一些已造成危害或危害较重的物种也应提高警惕.只有全民动员, 才能真正做到防患于未然, 并尽可能地将入侵植物产生的影响降到最低(Pyšek et al., 2004). ...

... 入侵植物的等级并非一成不变.本文中对于入侵等级的划分是一次尝试, 还有待实践的检验.入侵植物的研究既有赖于对不同物种的生态学特性、入侵背景、入侵机制等各方面详细深入的研究(Sakai et al., 2001), 更离不开资料的系统总结(Le Floch et al., 1990; Nel et al., 2004; Pyšek et al., 2004), 包括考证在原产地及其他地方的扩散与入侵程度等.随着各方面工作的深入开展, 相信对各个入侵物种将会有更深入的了解, 其入侵级别也会不断更新, 使其更加符合客观实际. ...

... 值得一提的是, 入侵植物大多数是从其他国家引入, 但外来入侵物种的划分并不是以行政区划为依据, 所以不能视来自国外为入侵的唯一标准(Pyšek et al., 2004; 闫小玲等, 2012).中国地域非常辽阔, 东西、南北的差异都很大, 地区间相互入侵是正常现象.因此, 中国国产种从一个自然地理地区(原产区)进入另一个自然地理地区(新分布区)并且空间跨度较大的, 就应该作为入侵分布而视为外来种(就地域而非国界而言).如新疆白芥(Sinapis arvensis)原产欧洲、西亚至中亚, 中国只有新疆才有野生, 但目前已经基本覆盖全国并被列为入侵植物(徐海根和强胜, 2004, 2011; 万方浩等, 2012).但是考虑到国内一些学者的观点, 本文没有收录国产种, 国产种及排除种的详细信息可参见最新出版的《中国入侵植物名录》(马金双, 2013). ... Invasive alien species and biodiversity in India 1 2005 ... 针对具有潜在危害的物种, 我们要一方面通过全球和国内入侵物种库(http://www.issg.org/data-base/species/referencefiles/100English.pdf、http://plants.usda.gov/core/profile?symbol=ATCA2、http://www.gisin.org/cwis438/websites/GISINDirectory/SpeciesStatus_Result.php?WebSiteID=4、http://weed.njau.edu.cn:8013/、http://www.agripests.cn/base23.asp)获取一些入侵种的信息, 另一方面密切关注已在我国周边国家及地区泛滥并产生危害的物种, 如新加坡(Corlett, 1988, 1992)、日本(Enomoto, 1999)、朝鲜(Koh et al., 2000; Zerbe et al., 2004; Kim, 2005)、印度(Raghubanshi et al., 2005; Reddy, 2008; Khuroo et al., 2010, 2012; Sekar, 2012)的入侵种, 防止它们进入我国. ... Catalogue of invasive alien flora of India 1 2008 ... 针对具有潜在危害的物种, 我们要一方面通过全球和国内入侵物种库(http://www.issg.org/data-base/species/referencefiles/100English.pdf、http://plants.usda.gov/core/profile?symbol=ATCA2、http://www.gisin.org/cwis438/websites/GISINDirectory/SpeciesStatus_Result.php?WebSiteID=4、http://weed.njau.edu.cn:8013/、http://www.agripests.cn/base23.asp)获取一些入侵种的信息, 另一方面密切关注已在我国周边国家及地区泛滥并产生危害的物种, 如新加坡(Corlett, 1988, 1992)、日本(Enomoto, 1999)、朝鲜(Koh et al., 2000; Zerbe et al., 2004; Kim, 2005)、印度(Raghubanshi et al., 2005; Reddy, 2008; Khuroo et al., 2010, 2012; Sekar, 2012)的入侵种, 防止它们进入我国. ... The population biology of invasive species 1 2001 ... 入侵植物的等级并非一成不变.本文中对于入侵等级的划分是一次尝试, 还有待实践的检验.入侵植物的研究既有赖于对不同物种的生态学特性、入侵背景、入侵机制等各方面详细深入的研究(Sakai et al., 2001), 更离不开资料的系统总结(Le Floch et al., 1990; Nel et al., 2004; Pyšek et al., 2004), 包括考证在原产地及其他地方的扩散与入侵程度等.随着各方面工作的深入开展, 相信对各个入侵物种将会有更深入的了解, 其入侵级别也会不断更新, 使其更加符合客观实际. ... Invasive alien plants of Indian Himalayan Region—diversity and implication 1 2012 ... 针对具有潜在危害的物种, 我们要一方面通过全球和国内入侵物种库(http://www.issg.org/data-base/species/referencefiles/100English.pdf、http://plants.usda.gov/core/profile?symbol=ATCA2、http://www.gisin.org/cwis438/websites/GISINDirectory/SpeciesStatus_Result.php?WebSiteID=4、http://weed.njau.edu.cn:8013/、http://www.agripests.cn/base23.asp)获取一些入侵种的信息, 另一方面密切关注已在我国周边国家及地区泛滥并产生危害的物种, 如新加坡(Corlett, 1988, 1992)、日本(Enomoto, 1999)、朝鲜(Koh et al., 2000; Zerbe et al., 2004; Kim, 2005)、印度(Raghubanshi et al., 2005; Reddy, 2008; Khuroo et al., 2010, 2012; Sekar, 2012)的入侵种, 防止它们进入我国. ... 5 2012 ... 一个比较清晰的物种本底资料是在国家层面上开展后续科学研究和管理的重要基础(Nel et al., 2004).中国对生物入侵的研究起步较晚, 第一次全国性的外来入侵植物种类调查始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丁建清和王韧(1998)首次基于文献资料对国内农田、牧场和水域等生境的植物进行了初步统计, 发现至少有58种外来植物对我国农业和林业造成了危害.此后这个数字不断变化, 从90种(李振宇和解焱, 2002)、188种(徐海根和强胜, 2004)、126种(Liu et al., 2005, 2006)、246种(解焱, 2008)、270种(Weber & Li, 2008)、420种(Wu et al., 2010)、265种(徐海根和强胜, 2011; Xu et al., 2012)、143种(万方浩等, 2012)、319种(Axmacher & Sang, 2013), 到384种(Bai et al., 2013)不等.虽然其中有些报道中的收录标准不同, 如万方浩等(2012)主要收录危害较为严重的物种, Wu等(2010)则没有区分归化种和入侵种, 但总体上我国的外来入侵植物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 ...

... )不等.虽然其中有些报道中的收录标准不同, 如万方浩等(2012)主要收录危害较为严重的物种, Wu等(2010)则没有区分归化种和入侵种, 但总体上我国的外来入侵植物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 ...

... 万方浩等(2012)曾将中国的外来入侵植物划分为危害严重、危害较为严重、危害较轻3个等级, 但并未说明这3个等级的划分依据.本文根据外来入侵植物的危害程度, 从国家层面的自然地理区系及小范围的区域概念对外来入侵植物的危害进行了等级划分, 并列出了有待观察的物种, 希望能让管理层、学术界及普通民众对我国外来入侵植物的危害现状有一定的了解, 共同关注生物入侵, 提高警惕, 严防那些还未造成危害的物种. ...

... 虽然外来植物需要经历传播—定居—建群—扩展—侵占等一系列过程而最终暴发造成危害, 但它们的扩散是非常迅速的.早期发现和快速反应是预防和控制新疫情的关键(Hulme, 2006; Genovesi, 2005; Mehta et al., 2007).以原产于热带美洲的微甘菊为例, 根据标本采集记录, 它的扩散路径大体是毛里求斯(1928年)、马来西亚(1930年)、菲律宾(1945年)、新加坡(1949年)、所罗门群岛(1954年)、印度(1956年)、大西洋地区阿森松岛(1958年)、泰国(1959年)、马里亚纳群岛(1962年)、纽埃岛(1965年)、印度洋地区查戈斯群岛(1967年)、萨摩亚(1968年)、斯里兰卡(1969年), 20世纪80年代初, 已遍布于旧大陆.微甘菊在我国最早的标本记录是1884年采自香港动植物公园, 当时被作为观赏植物栽培, 20世纪初逸生于该公园附近, 此后没有受到关注, 60年代初扩散至香港大屿山等地, 80年代到达广东深圳, 90年代末蔓延到珠江三角洲地区, 并继续向周边地区扩展(王伯荪等, 2004), 台湾、海南、广西、云南、贵州、福建等地均有发现(王伟等, 2007; 徐海根和强胜, 2011; 万方浩等, 2012), 目前微甘菊已经扩散到江西的赣南地区(曾宪锋, 2013), 严重危害本地种和生态环境, 其扩散速度之快、危害之重, 是人们始料未及的.如果做好宣传, 做到全民防范, 那么微甘菊就不会在引进后没被关注, 最终造成不可逆转的生态灾难. ...

... 值得一提的是, 入侵植物大多数是从其他国家引入, 但外来入侵物种的划分并不是以行政区划为依据, 所以不能视来自国外为入侵的唯一标准(Pyšek et al., 2004; 闫小玲等, 2012).中国地域非常辽阔, 东西、南北的差异都很大, 地区间相互入侵是正常现象.因此, 中国国产种从一个自然地理地区(原产区)进入另一个自然地理地区(新分布区)并且空间跨度较大的, 就应该作为入侵分布而视为外来种(就地域而非国界而言).如新疆白芥(Sinapis arvensis)原产欧洲、西亚至中亚, 中国只有新疆才有野生, 但目前已经基本覆盖全国并被列为入侵植物(徐海根和强胜, 2004, 2011; 万方浩等, 2012).但是考虑到国内一些学者的观点, 本文没有收录国产种, 国产种及排除种的详细信息可参见最新出版的《中国入侵植物名录》(马金双, 2013). ... 1 2004 ... 虽然外来植物需要经历传播—定居—建群—扩展—侵占等一系列过程而最终暴发造成危害, 但它们的扩散是非常迅速的.早期发现和快速反应是预防和控制新疫情的关键(Hulme, 2006; Genovesi, 2005; Mehta et al., 2007).以原产于热带美洲的微甘菊为例, 根据标本采集记录, 它的扩散路径大体是毛里求斯(1928年)、马来西亚(1930年)、菲律宾(1945年)、新加坡(1949年)、所罗门群岛(1954年)、印度(1956年)、大西洋地区阿森松岛(1958年)、泰国(1959年)、马里亚纳群岛(1962年)、纽埃岛(1965年)、印度洋地区查戈斯群岛(1967年)、萨摩亚(1968年)、斯里兰卡(1969年), 20世纪80年代初, 已遍布于旧大陆.微甘菊在我国最早的标本记录是1884年采自香港动植物公园, 当时被作为观赏植物栽培, 20世纪初逸生于该公园附近, 此后没有受到关注, 60年代初扩散至香港大屿山等地, 80年代到达广东深圳, 90年代末蔓延到珠江三角洲地区, 并继续向周边地区扩展(王伯荪等, 2004), 台湾、海南、广西、云南、贵州、福建等地均有发现(王伟等, 2007; 徐海根和强胜, 2011; 万方浩等, 2012), 目前微甘菊已经扩散到江西的赣南地区(曾宪锋, 2013), 严重危害本地种和生态环境, 其扩散速度之快、危害之重, 是人们始料未及的.如果做好宣传, 做到全民防范, 那么微甘菊就不会在引进后没被关注, 最终造成不可逆转的生态灾难. ... Roster of alien invasive perilous species of animals and plants in Hainan island (I) 1 2007 ... 虽然外来植物需要经历传播—定居—建群—扩展—侵占等一系列过程而最终暴发造成危害, 但它们的扩散是非常迅速的.早期发现和快速反应是预防和控制新疫情的关键(Hulme, 2006; Genovesi, 2005; Mehta et al., 2007).以原产于热带美洲的微甘菊为例, 根据标本采集记录, 它的扩散路径大体是毛里求斯(1928年)、马来西亚(1930年)、菲律宾(1945年)、新加坡(1949年)、所罗门群岛(1954年)、印度(1956年)、大西洋地区阿森松岛(1958年)、泰国(1959年)、马里亚纳群岛(1962年)、纽埃岛(1965年)、印度洋地区查戈斯群岛(1967年)、萨摩亚(1968年)、斯里兰卡(1969年), 20世纪80年代初, 已遍布于旧大陆.微甘菊在我国最早的标本记录是1884年采自香港动植物公园, 当时被作为观赏植物栽培, 20世纪初逸生于该公园附近, 此后没有受到关注, 60年代初扩散至香港大屿山等地, 80年代到达广东深圳, 90年代末蔓延到珠江三角洲地区, 并继续向周边地区扩展(王伯荪等, 2004), 台湾、海南、广西、云南、贵州、福建等地均有发现(王伟等, 2007; 徐海根和强胜, 2011; 万方浩等, 2012), 目前微甘菊已经扩散到江西的赣南地区(曾宪锋, 2013), 严重危害本地种和生态环境, 其扩散速度之快、危害之重, 是人们始料未及的.如果做好宣传, 做到全民防范, 那么微甘菊就不会在引进后没被关注, 最终造成不可逆转的生态灾难. ... Plant invasions in China: what is to be expected in the wake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2 2008 ... 一个比较清晰的物种本底资料是在国家层面上开展后续科学研究和管理的重要基础(Nel et al., 2004).中国对生物入侵的研究起步较晚, 第一次全国性的外来入侵植物种类调查始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丁建清和王韧(1998)首次基于文献资料对国内农田、牧场和水域等生境的植物进行了初步统计, 发现至少有58种外来植物对我国农业和林业造成了危害.此后这个数字不断变化, 从90种(李振宇和解焱, 2002)、188种(徐海根和强胜, 2004)、126种(Liu et al., 2005, 2006)、246种(解焱, 2008)、270种(Weber & Li, 2008)、420种(Wu et al., 2010)、265种(徐海根和强胜, 2011; Xu et al., 2012)、143种(万方浩等, 2012)、319种(Axmacher & Sang, 2013), 到384种(Bai et al., 2013)不等.虽然其中有些报道中的收录标准不同, 如万方浩等(2012)主要收录危害较为严重的物种, Wu等(2010)则没有区分归化种和入侵种, 但总体上我国的外来入侵植物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 ...

... 无论是通过文献分析(图1)还是物种的实际分布(图2), 中国外来入侵植物的数量分布均呈现出由西南和东部沿海地区到内陆逐渐递减的趋势.尤其是西南及东南沿海地区, 外来入侵植物的物种数是西北地区的3-4倍.产生这种分布格局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1)从经济发展的角度来看, 沿海城市的港口多, 交通便利, 旅游业发展迅速, 经济发展快, 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交流更为频繁, 为入侵植物的进入提供了便利, 这也符合Huang等(2012)的结论.(2)从原产地进行分析, 入侵我国的物种中原产南美洲的比例最大, 其次为北美洲, 二者之和(约56%)占所有入侵植物的一半以上, 并且部分物种的生态适应性强, 已在我国成为恶性入侵植物.其主要原因可能是南美洲的气候与我国东南沿海相似, 有利于它们的扩散和定居(吴晓雯等, 2006; 冯建孟等, 2011).根据大陆漂移假说, 东亚与北美的植物应该有相似的遗传背景(冯建孟等, 2009; 彭程等, 2010), 因而来自北美洲的外来物种在我国的生存与成功扩散的几率较大, 加之随着人类活动而传播的外来种在新生境中缺乏天敌和竞争者等限制条件(张润志和任立, 2003), 从而造成其种群数量上的增长和分布范围的扩展.中国与美国之间贸易的增加也被认为很可能是未来物种入侵的因素(Callaway et al., 2006; Jenkins & Mooney, 2006), 同其他地区的贸易增加也不例外(Weber & Li, 2008).(3)从生活型来看, 入侵我国的物种主要是草本且多数为一年生植物.现代遗传学研究表明, 物种对新环境的适应仅需要20代甚至更短的时间(Prentis et al., 2008), 同时草本植物具有幼苗生长速度快、单位时间内开花次数多、生活史短、繁殖能力强、种子数量多、个体小容易扩散及繁殖方式多样等特点, 这些生活史特征使草本植物在竞争中具有明显的优势(李博和陈家宽, 2001; 黄建辉等, 2003), 对其入侵、生存、种群建立及扩张极为重要. ... Patterns of plant invasions in China: taxonomic, biogeographic, climatic approaches and anthropogenic effects 2 2010 ... 一个比较清晰的物种本底资料是在国家层面上开展后续科学研究和管理的重要基础(Nel et al., 2004).中国对生物入侵的研究起步较晚, 第一次全国性的外来入侵植物种类调查始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丁建清和王韧(1998)首次基于文献资料对国内农田、牧场和水域等生境的植物进行了初步统计, 发现至少有58种外来植物对我国农业和林业造成了危害.此后这个数字不断变化, 从90种(李振宇和解焱, 2002)、188种(徐海根和强胜, 2004)、126种(Liu et al., 2005, 2006)、246种(解焱, 2008)、270种(Weber & Li, 2008)、420种(Wu et al., 2010)、265种(徐海根和强胜, 2011; Xu et al., 2012)、143种(万方浩等, 2012)、319种(Axmacher & Sang, 2013), 到384种(Bai et al., 2013)不等.虽然其中有些报道中的收录标准不同, 如万方浩等(2012)主要收录危害较为严重的物种, Wu等(2010)则没有区分归化种和入侵种, 但总体上我国的外来入侵植物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 ...

... 主要收录危害较为严重的物种, Wu等(2010)则没有区分归化种和入侵种, 但总体上我国的外来入侵植物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 ... Spatial patterns of invasive alien plants in China and its relationship with environmental and anthropological factors 1 2006 ... 无论是通过文献分析(图1)还是物种的实际分布(图2), 中国外来入侵植物的数量分布均呈现出由西南和东部沿海地区到内陆逐渐递减的趋势.尤其是西南及东南沿海地区, 外来入侵植物的物种数是西北地区的3-4倍.产生这种分布格局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1)从经济发展的角度来看, 沿海城市的港口多, 交通便利, 旅游业发展迅速, 经济发展快, 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交流更为频繁, 为入侵植物的进入提供了便利, 这也符合Huang等(2012)的结论.(2)从原产地进行分析, 入侵我国的物种中原产南美洲的比例最大, 其次为北美洲, 二者之和(约56%)占所有入侵植物的一半以上, 并且部分物种的生态适应性强, 已在我国成为恶性入侵植物.其主要原因可能是南美洲的气候与我国东南沿海相似, 有利于它们的扩散和定居(吴晓雯等, 2006; 冯建孟等, 2011).根据大陆漂移假说, 东亚与北美的植物应该有相似的遗传背景(冯建孟等, 2009; 彭程等, 2010), 因而来自北美洲的外来物种在我国的生存与成功扩散的几率较大, 加之随着人类活动而传播的外来种在新生境中缺乏天敌和竞争者等限制条件(张润志和任立, 2003), 从而造成其种群数量上的增长和分布范围的扩展.中国与美国之间贸易的增加也被认为很可能是未来物种入侵的因素(Callaway et al., 2006; Jenkins & Mooney, 2006), 同其他地区的贸易增加也不例外(Weber & Li, 2008).(3)从生活型来看, 入侵我国的物种主要是草本且多数为一年生植物.现代遗传学研究表明, 物种对新环境的适应仅需要20代甚至更短的时间(Prentis et al., 2008), 同时草本植物具有幼苗生长速度快、单位时间内开花次数多、生活史短、繁殖能力强、种子数量多、个体小容易扩散及繁殖方式多样等特点, 这些生活史特征使草本植物在竞争中具有明显的优势(李博和陈家宽, 2001; 黄建辉等, 2003), 对其入侵、生存、种群建立及扩张极为重要. ... Species, distribution and damage of Amaranthus, an alien species, in Dongting Lake area 1 2010 ... 根据我们划分的等级, 在恶性入侵的34种植物中, 菊科有9种, 占该级别的26.5%, 禾本科次之, 苋科紧随其后; 在严重入侵类中, 依然是这3个科排在前3位.这种一致性与这3个科入侵种的特性是密不可分的.菊科植物多为一年生草本, 其种子具有休眠的特性, 当冬季或环境干扰严重时, 种子休眠可避免同时萌发带来的灭绝风险; 而且其种子一般数量多而小, 可通过风力等扩散到很远的地方, 其特殊的附属结构, 如钩、刺、毛等易于通过多种方式进行传播, 能够在短时间内迅速繁殖和扩散.如1株豚草可产生62,000粒种子(Bassett & Crompton, 1975), 且种子的休眠期至少长达20年(Fumanal et al., 2007).禾本科的入侵植物也为一年生草本, 种子较小, 易随粮食、种子贸易等传播, 且生长快、适应性强、危害重.苋科的入侵种主要存在于苋属中, 以种子繁殖, 其单个花序可产生几百粒种子, 且种子细小, 易脱落, 可以借助风力、水等外力传播到较远的地方去; 另外, 苋属植物多能食用, 可借助人和家畜等传播, 分布很广, 一旦种子落地, 很多年都难以清除.而且它们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极强, 对土壤、水分、温度、肥力、酸碱度、光照等要求不严格, 因此可以入侵多种生境, 同时生长迅速, 与作物争水争肥, 导致作物减产甚至颗粒无收(向国红等, 2010).部分苋属植物具有化感作用(张燕和慕小倩, 2008; 鲁萍等, 2011), 抑制和排挤其他植物, 危害本土植物的正常生长, 阻碍植被的自然恢复. ... 2 2004 ... 一个比较清晰的物种本底资料是在国家层面上开展后续科学研究和管理的重要基础(Nel et al., 2004).中国对生物入侵的研究起步较晚, 第一次全国性的外来入侵植物种类调查始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丁建清和王韧(1998)首次基于文献资料对国内农田、牧场和水域等生境的植物进行了初步统计, 发现至少有58种外来植物对我国农业和林业造成了危害.此后这个数字不断变化, 从90种(李振宇和解焱, 2002)、188种(徐海根和强胜, 2004)、126种(Liu et al., 2005, 2006)、246种(解焱, 2008)、270种(Weber & Li, 2008)、420种(Wu et al., 2010)、265种(徐海根和强胜, 2011; Xu et al., 2012)、143种(万方浩等, 2012)、319种(Axmacher & Sang, 2013), 到384种(Bai et al., 2013)不等.虽然其中有些报道中的收录标准不同, 如万方浩等(2012)主要收录危害较为严重的物种, Wu等(2010)则没有区分归化种和入侵种, 但总体上我国的外来入侵植物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 ...

... 值得一提的是, 入侵植物大多数是从其他国家引入, 但外来入侵物种的划分并不是以行政区划为依据, 所以不能视来自国外为入侵的唯一标准(Pyšek et al., 2004; 闫小玲等, 2012).中国地域非常辽阔, 东西、南北的差异都很大, 地区间相互入侵是正常现象.因此, 中国国产种从一个自然地理地区(原产区)进入另一个自然地理地区(新分布区)并且空间跨度较大的, 就应该作为入侵分布而视为外来种(就地域而非国界而言).如新疆白芥(Sinapis arvensis)原产欧洲、西亚至中亚, 中国只有新疆才有野生, 但目前已经基本覆盖全国并被列为入侵植物(徐海根和强胜, 2004, 2011; 万方浩等, 2012).但是考虑到国内一些学者的观点, 本文没有收录国产种, 国产种及排除种的详细信息可参见最新出版的《中国入侵植物名录》(马金双, 2013). ... 3 2011 ... 一个比较清晰的物种本底资料是在国家层面上开展后续科学研究和管理的重要基础(Nel et al., 2004).中国对生物入侵的研究起步较晚, 第一次全国性的外来入侵植物种类调查始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丁建清和王韧(1998)首次基于文献资料对国内农田、牧场和水域等生境的植物进行了初步统计, 发现至少有58种外来植物对我国农业和林业造成了危害.此后这个数字不断变化, 从90种(李振宇和解焱, 2002)、188种(徐海根和强胜, 2004)、126种(Liu et al., 2005, 2006)、246种(解焱, 2008)、270种(Weber & Li, 2008)、420种(Wu et al., 2010)、265种(徐海根和强胜, 2011; Xu et al., 2012)、143种(万方浩等, 2012)、319种(Axmacher & Sang, 2013), 到384种(Bai et al., 2013)不等.虽然其中有些报道中的收录标准不同, 如万方浩等(2012)主要收录危害较为严重的物种, Wu等(2010)则没有区分归化种和入侵种, 但总体上我国的外来入侵植物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 ...

... 虽然外来植物需要经历传播—定居—建群—扩展—侵占等一系列过程而最终暴发造成危害, 但它们的扩散是非常迅速的.早期发现和快速反应是预防和控制新疫情的关键(Hulme, 2006; Genovesi, 2005; Mehta et al., 2007).以原产于热带美洲的微甘菊为例, 根据标本采集记录, 它的扩散路径大体是毛里求斯(1928年)、马来西亚(1930年)、菲律宾(1945年)、新加坡(1949年)、所罗门群岛(1954年)、印度(1956年)、大西洋地区阿森松岛(1958年)、泰国(1959年)、马里亚纳群岛(1962年)、纽埃岛(1965年)、印度洋地区查戈斯群岛(1967年)、萨摩亚(1968年)、斯里兰卡(1969年), 20世纪80年代初, 已遍布于旧大陆.微甘菊在我国最早的标本记录是1884年采自香港动植物公园, 当时被作为观赏植物栽培, 20世纪初逸生于该公园附近, 此后没有受到关注, 60年代初扩散至香港大屿山等地, 80年代到达广东深圳, 90年代末蔓延到珠江三角洲地区, 并继续向周边地区扩展(王伯荪等, 2004), 台湾、海南、广西、云南、贵州、福建等地均有发现(王伟等, 2007; 徐海根和强胜, 2011; 万方浩等, 2012), 目前微甘菊已经扩散到江西的赣南地区(曾宪锋, 2013), 严重危害本地种和生态环境, 其扩散速度之快、危害之重, 是人们始料未及的.如果做好宣传, 做到全民防范, 那么微甘菊就不会在引进后没被关注, 最终造成不可逆转的生态灾难. ...

... 值得一提的是, 入侵植物大多数是从其他国家引入, 但外来入侵物种的划分并不是以行政区划为依据, 所以不能视来自国外为入侵的唯一标准(Pyšek et al., 2004; 闫小玲等, 2012).中国地域非常辽阔, 东西、南北的差异都很大, 地区间相互入侵是正常现象.因此, 中国国产种从一个自然地理地区(原产区)进入另一个自然地理地区(新分布区)并且空间跨度较大的, 就应该作为入侵分布而视为外来种(就地域而非国界而言).如新疆白芥(Sinapis arvensis)原产欧洲、西亚至中亚, 中国只有新疆才有野生, 但目前已经基本覆盖全国并被列为入侵植物(徐海根和强胜, 2004, 2011; 万方浩等, 2012).但是考虑到国内一些学者的观点, 本文没有收录国产种, 国产种及排除种的详细信息可参见最新出版的《中国入侵植物名录》(马金双, 2013). ... An inventory of invasive alien species in China 1 2012 ... 一个比较清晰的物种本底资料是在国家层面上开展后续科学研究和管理的重要基础(Nel et al., 2004).中国对生物入侵的研究起步较晚, 第一次全国性的外来入侵植物种类调查始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丁建清和王韧(1998)首次基于文献资料对国内农田、牧场和水域等生境的植物进行了初步统计, 发现至少有58种外来植物对我国农业和林业造成了危害.此后这个数字不断变化, 从90种(李振宇和解焱, 2002)、188种(徐海根和强胜, 2004)、126种(Liu et al., 2005, 2006)、246种(解焱, 2008)、270种(Weber & Li, 2008)、420种(Wu et al., 2010)、265种(徐海根和强胜, 2011; Xu et al., 2012)、143种(万方浩等, 2012)、319种(Axmacher & Sang, 2013), 到384种(Bai et al., 2013)不等.虽然其中有些报道中的收录标准不同, 如万方浩等(2012)主要收录危害较为严重的物种, Wu等(2010)则没有区分归化种和入侵种, 但总体上我国的外来入侵植物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 ... 1 2008 ... 一个比较清晰的物种本底资料是在国家层面上开展后续科学研究和管理的重要基础(Nel et al., 2004).中国对生物入侵的研究起步较晚, 第一次全国性的外来入侵植物种类调查始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丁建清和王韧(1998)首次基于文献资料对国内农田、牧场和水域等生境的植物进行了初步统计, 发现至少有58种外来植物对我国农业和林业造成了危害.此后这个数字不断变化, 从90种(李振宇和解焱, 2002)、188种(徐海根和强胜, 2004)、126种(Liu et al., 2005, 2006)、246种(解焱, 2008)、270种(Weber & Li, 2008)、420种(Wu et al., 2010)、265种(徐海根和强胜, 2011; Xu et al., 2012)、143种(万方浩等, 2012)、319种(Axmacher & Sang, 2013), 到384种(Bai et al., 2013)不等.虽然其中有些报道中的收录标准不同, 如万方浩等(2012)主要收录危害较为严重的物种, Wu等(2010)则没有区分归化种和入侵种, 但总体上我国的外来入侵植物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 ... The problem and status of the alien invasive plants in China 1 2012 ... 值得一提的是, 入侵植物大多数是从其他国家引入, 但外来入侵物种的划分并不是以行政区划为依据, 所以不能视来自国外为入侵的唯一标准(Pyšek et al., 2004; 闫小玲等, 2012).中国地域非常辽阔, 东西、南北的差异都很大, 地区间相互入侵是正常现象.因此, 中国国产种从一个自然地理地区(原产区)进入另一个自然地理地区(新分布区)并且空间跨度较大的, 就应该作为入侵分布而视为外来种(就地域而非国界而言).如新疆白芥(Sinapis arvensis)原产欧洲、西亚至中亚, 中国只有新疆才有野生, 但目前已经基本覆盖全国并被列为入侵植物(徐海根和强胜, 2004, 2011; 万方浩等, 2012).但是考虑到国内一些学者的观点, 本文没有收录国产种, 国产种及排除种的详细信息可参见最新出版的《中国入侵植物名录》(马金双, 2013). ... First recording of Mikania micrantha Kunth in south Jiangxi Province. Guangdong Agricultural Sciences (广东农业科学 1 2013 ... 虽然外来植物需要经历传播—定居—建群—扩展—侵占等一系列过程而最终暴发造成危害, 但它们的扩散是非常迅速的.早期发现和快速反应是预防和控制新疫情的关键(Hulme, 2006; Genovesi, 2005; Mehta et al., 2007).以原产于热带美洲的微甘菊为例, 根据标本采集记录, 它的扩散路径大体是毛里求斯(1928年)、马来西亚(1930年)、菲律宾(1945年)、新加坡(1949年)、所罗门群岛(1954年)、印度(1956年)、大西洋地区阿森松岛(1958年)、泰国(1959年)、马里亚纳群岛(1962年)、纽埃岛(1965年)、印度洋地区查戈斯群岛(1967年)、萨摩亚(1968年)、斯里兰卡(1969年), 20世纪80年代初, 已遍布于旧大陆.微甘菊在我国最早的标本记录是1884年采自香港动植物公园, 当时被作为观赏植物栽培, 20世纪初逸生于该公园附近, 此后没有受到关注, 60年代初扩散至香港大屿山等地, 80年代到达广东深圳, 90年代末蔓延到珠江三角洲地区, 并继续向周边地区扩展(王伯荪等, 2004), 台湾、海南、广西、云南、贵州、福建等地均有发现(王伟等, 2007; 徐海根和强胜, 2011; 万方浩等, 2012), 目前微甘菊已经扩散到江西的赣南地区(曾宪锋, 2013), 严重危害本地种和生态环境, 其扩散速度之快、危害之重, 是人们始料未及的.如果做好宣传, 做到全民防范, 那么微甘菊就不会在引进后没被关注, 最终造成不可逆转的生态灾难. ... Characteristics and habitats of non-native plant species in the city of Chonju, southern Korea 1 2004 ... 针对具有潜在危害的物种, 我们要一方面通过全球和国内入侵物种库(http://www.issg.org/data-base/species/referencefiles/100English.pdf、http://plants.usda.gov/core/profile?symbol=ATCA2、http://www.gisin.org/cwis438/websites/GISINDirectory/SpeciesStatus_Result.php?WebSiteID=4、http://weed.njau.edu.cn:8013/、http://www.agripests.cn/base23.asp)获取一些入侵种的信息, 另一方面密切关注已在我国周边国家及地区泛滥并产生危害的物种, 如新加坡(Corlett, 1988, 1992)、日本(Enomoto, 1999)、朝鲜(Koh et al., 2000; Zerbe et al., 2004; Kim, 2005)、印度(Raghubanshi et al., 2005; Reddy, 2008; Khuroo et al., 2010, 2012; Sekar, 2012)的入侵种, 防止它们进入我国. ... Allelopathic effects of Amaranthus retroflexus L. and its risk assessment 1 2008 ... 根据我们划分的等级, 在恶性入侵的34种植物中, 菊科有9种, 占该级别的26.5%, 禾本科次之, 苋科紧随其后; 在严重入侵类中, 依然是这3个科排在前3位.这种一致性与这3个科入侵种的特性是密不可分的.菊科植物多为一年生草本, 其种子具有休眠的特性, 当冬季或环境干扰严重时, 种子休眠可避免同时萌发带来的灭绝风险; 而且其种子一般数量多而小, 可通过风力等扩散到很远的地方, 其特殊的附属结构, 如钩、刺、毛等易于通过多种方式进行传播, 能够在短时间内迅速繁殖和扩散.如1株豚草可产生62,000粒种子(Bassett & Crompton, 1975), 且种子的休眠期至少长达20年(Fumanal et al., 2007).禾本科的入侵植物也为一年生草本, 种子较小, 易随粮食、种子贸易等传播, 且生长快、适应性强、危害重.苋科的入侵种主要存在于苋属中, 以种子繁殖, 其单个花序可产生几百粒种子, 且种子细小, 易脱落, 可以借助风力、水等外力传播到较远的地方去; 另外, 苋属植物多能食用, 可借助人和家畜等传播, 分布很广, 一旦种子落地, 很多年都难以清除.而且它们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极强, 对土壤、水分、温度、肥力、酸碱度、光照等要求不严格, 因此可以入侵多种生境, 同时生长迅速, 与作物争水争肥, 导致作物减产甚至颗粒无收(向国红等, 2010).部分苋属植物具有化感作用(张燕和慕小倩, 2008; 鲁萍等, 2011), 抑制和排挤其他植物, 危害本土植物的正常生长, 阻碍植被的自然恢复. ...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