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情分析|最新解读倾力整理!深圳大学新闻与传播专业考研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中传复试过了之后还有什么考试 考情分析|最新解读倾力整理!深圳大学新闻与传播专业考研

考情分析|最新解读倾力整理!深圳大学新闻与传播专业考研

2023-05-10 09:14|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本文包含以下内容:①学院/专业介绍②专业情况介绍③就业介绍④近五年专业复试分数线⑤考试科目介绍⑥专业课考试大纲⑦研究生专业经验分享⑧关于复试

01 学院/专业介绍

深圳大学新闻传播学科始建于1985年,开办了公共关系专科,1989年开办广告学本科,此后陆续开办了传播学、新闻学、网络与新媒体等本科专业,2006年深圳大学传播学院正式成立。深圳大学传播学院现有广告系、新闻系、网络与新媒体系三个系,广告学、网络与新媒体、新闻学三个本科专业全部入选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具有新闻传播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专业硕士学位授予权以及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2019年获批设立新闻传播学博士后流动站,目前有在校本科生及研究生1300余人。在第四轮教育部学科评估中,位列全国第17名。

02 专业情况介绍专业方向及学制

院校名称:传播学院

专业报录数据

培养方式:全日制两年

学费、奖学金情况

一、学费

8000(元/生/学年)

二、奖助学金

深圳大学依托地区经济发展优势,进一步加大经费投入力度,通过提高待遇水平,吸引优质生源,鼓励学生专心学业。

1、国家助学金8000元/年;推免生等优质生源可获15000元特等学业奖学金;

2、在评选国家奖学金、发放国家助学金、设置学业奖学金的基础上,提高了优秀研究生干部奖学金的奖励力度,将荔研优学奖学金提高到5万元;

03 薪酬、就业介绍

影视节目制作公司

我国现有影视节目制作公司1500余家,对影视节目的编、播、采人才都有广泛的需求,这方向新闻学专业毕业生前景非常广泛,也是新闻传播学就业的主要方向之一。

传统媒体

传统纸媒、广播电视媒体和期刊是传媒市场的中流砥柱,是新闻潮流的主角,也是新闻传播专业毕业生的传统的就业去向,广播电视台是新闻传播专业学生的就业热点方向。

新媒体

这个行业潜力大这是刚毕业的新传专业学生热衷进入的行业。

行业编辑

网络编辑、影视节目制作公司高级编导、线下刊物编辑、企业刊物编辑、记者等,为新闻传播专业毕业生特别是硕士生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

影视制作编辑和企业内刊编辑等,这类新传专业毕业的学生在这个方向上的机会也很大。

广告公司

这个行业需要的是具备现代艺术、广告学、新闻学、传播学素质并在这些专业领域拥有丰富经验和一技之长的人才。

体制内的一些部门,比如新闻出版局、广电局、宣传部等等。

新传类对应的就业主要是去新闻出版局、广电局及其他各级政府机关的宣传部、新闻研究中心、文化交流部、信息部等重要部门。

04 近五年专业复试线

05 考试科目介绍

考试科目

1.101思想政治理论2.201英语一3.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4.440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

初试参考节目1.【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郭镇之,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第五版,20092.【传播学教程】郭庆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第二版,19993.【新闻学概论】李良荣,复旦大学出版社第七版,2009

06 专业课考试大纲

一、考试总体要求

本考试大纲适用于报考深圳大学新闻与传播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本大纲涵盖新闻学、传播学和广告学等方面的知识内容。 新闻学是研究新闻传播活动、新闻事业以及新闻工作规律的科学。新闻学基础包括新闻理论、新闻实务和新闻史三大部分。新闻学基础要求考生熟悉新闻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掌握采写、编辑、评论的基本技能和基础知识,了解新闻的起源和发展脉络,了解当前中国新闻体制和传媒产业的基本情况,具有较好的新闻写作能力。 传播学是研究人类传播现象、传播过程和传播规律的科学,主要研究人类交往活动中的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等层面的问题。传播学考试要求考生熟练掌握传播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及学科发展基本知识,掌握传播学质化研究和量化研究的基本方法,了解本学科发展的状况和前沿,能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传媒事件、案例和文本内容,具有较好的阐释能力。 广告学是研究广告产业发展、广告活动规律、广告战略及实施、广告法规与管理的学科。广告学考试要求考生了解广告的发展和演变,准确理解广告的性质、功能和作用,掌握广告学的主要理论和方法,熟悉广告和品牌营销各环节的具体流程和操作技巧。准确理解广告法规与伦理,能够综合运用广告理论和知识从事广告策划与实施。二、考试内容和考试要求1.新闻学的研究对象和基本原理 2.新闻传播的真实性原则 3.关于新闻自由与社会责任的理论 4.新闻的特点和类别 5.新闻价值与新闻要素 6.新闻传媒及历史演变 7.当代中国新闻事业 8.网络新媒体与新闻传播 9.传播学的研究对象、基本问题和主要学派 10.传播学的主要研究方法(量化研究和质化研究) 11.媒体环境与社会舆论 12.言语传播与人际传播 13.组织传播与群体传播 14.大众传播的政治经济学分析和受众分析 15.大众传播的效果研究(二级传播、把关人或意见领袖、使用与满足、议程设置、创新扩散、知识沟、“沉默的螺旋”、第三人效果、培养模式等) 16.国际传播和跨文化传播 17.媒体素养 18.广告学基本原理(本质、分类、功能、性质和社会责任) 19.中外广告的发展 20.广告与品牌 21.广告与整合营销传播(广告与促销、广告与公共关系、广告与消费者行为等) 22.广告策划(广告定位、广告策略、广告创意、媒体策划) 23.大众传媒广告创意与文案 24.网络新媒体广告 25.中国广告法规、广告监管、广告伦理和行业自律 26.国际广告三、考试基本题型    主要题型有: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新闻传播和广告案例分析题等。

07 研究生专业经验分享

关于择校

决定考研后,很多同学面临的第一个问题就是择校。关于这个问题,我觉得各位一定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想清楚自己想要什么,是专业实力还是学校名气,是想要文凭还是想去一个自己向往已久的城市?不要妄自菲薄也不要妄自尊大,这是一个非常慎重的事情,确定下来就不要轻易改变,也不要有后悔或者遗憾,沿着这条路一直走就对了。

确定了学校就要着手买书买真题了,现在大部分学校的新传专业都不提供参考书,但是一般都会有前些年一直沿用下来的,那这部分书是一定要买的。我建议大家可以找院校的学长学姐问一问书目是否发生很大的变化,有没有需要补充的参考书。院校真题是一定要买的,它会给你复习的方向,而且很多学校历年出题会有重复。

我自己的经验是在决定了目标院校之后,先在公众号上找了真题,大概翻阅了几年的真题后发现自己是可以驾驭这些题目的,于是毫不犹豫地买书、找学长学姐、找资料……

关于专业课

新闻传播的知识可以说相当庞杂了,从专业知识到学术动态再到业界热点都有涉及,这就对我们的复习时间分配有很高的要求。接下来我会按照时间线来分享我自己的复习过程。

4-5月:浏览参考书

首先在第一轮复习中,大概是四、五月份,这个时候应该先把专业书目过一遍,不要做笔记,就是粗略地看,浏览目录到章节重点,做到心中有森林。同时这个时候有时间精力的话,最好看一看专业经典书目,除了耳熟能详的《娱乐至死》、《乌合之众》,《公众舆论》,《大数据时代》这些更专业的书籍也应该有所了解。

第一遍浏览完全部的书目之后,就要进入第二轮看书了。这个时候大概进入到六、七月份,大部分在校的同学也进入到了考试周。尽管学校的考试在前,但是我也强烈建议大家还是要保持每天至少六个小时的学习强度,这样才不至于留下空白期。

暑假黄金期:认真做笔记

进入到暑假,对于考研er来说真的是黄金时期,这个时候就要认真做笔记了,可以选择用电脑或ipad等写重点,也可以自己手写。我个人是比较倾向于手写的,因为在书写过程中大脑也会跟着思考,而且最重要的是对于新传专业来说,考试书写量真的很大,所以要抓住一切机会提升书写速度以及质量。

这个阶段有几个重点复习的部分:

(1)做笔记:

以《传播学教程》为例,这本书是新传专业的入门书,也是大部分学校的必考书目。第一遍做笔记是把每一章梳理出来,搞懂重要知识点。第二遍开始按照5w总结,比如传播者这块儿,把书中有关传播者的知识点像媒介组织,传播制度,媒介规范都总结到一起,这样也有助于背诵。

另外,在理解知识点的时候最好能找到相关案例,用热点帮助记忆,学习过程也会有趣很多。这些案例在很多新闻公众号以及考研公众号中都能找到,一定要好好利用!

(2)实务:

对很多同学来说,实务写作也是个头疼的问题。我建议从这个时候开始就多看消息,评论,看到热点就想想能从哪些角度进行评论。很多公众号上会推送一些话题供我们练习评论,大家可以根据需求自行选择消息改写和评论写作的栏目,这样考试的时候至少知道该从哪些方面着笔。

因为我本科就是新闻,所以这部分在学校的时候就一直在练习,但是对于很多跨专业的同学来说刚开始接触消息、评论确实会摸不着头脑。在此强烈建议大家在入门时选择报一个实务训练班,目前市面上大部分训练班都会直接给学员提供热点,这样一来会节省自己选择材料的时间。而且老师的批改意见非常重要,知道自己的不足才能更有针对性地练习。除此之外一定要多看多想多练习,不知道怎么写就多看一些公众号推的范文,看多了就能摸索到套路!

(3)热点:

热点是新闻考验人绕不开的重点,从这个时候开始就要培养分析热点的能力了。除了关注新闻外,就是联系专业知识储备案例。这部分可以通过诸如人民日报,澎湃,新京报等公众号的方式来了解热点。

但是除了要知道热点,还要会分析热点。这是直接针对考试的大头——论述题的。我在准备这部分时,找了一个学姐来批改作业。每次分析完一个热点后,会给学姐说一说思路以及答题角度,这个方法对我的帮助很大。

如果是以前没有接触过热点分析的同学,还是建议报一个论述批改班,让有经验的老师或学长学姐进行作业批改。这样能快速上帮助自己梳理思路和答题的逻辑。

另外分享一个我看公众号的方法,每天看这么多公号有种信息冗余之感,而且认真总结下来要用至少两个小时的时间,所以我一般都是每周六抽出一下午时间来总结,既能把相关知识和信息有效结合,同时也是另一种形式的放松。毕竟考研是一场拉锯战,我们不可能一直保持兴奋状态,偶尔换换脑子反而更能提高学习效率。

9-10月:背诵阶段

到了九、十月份就应该着手背书了,其实新传专业的知识点只要理解了还是很好背的。对于很多同学来说,两史可能比较难记忆,我当时背的时候,第一遍按照时间轴背,第二遍就分专题了,比如《申报》的各个时期。还有重点人物,像邹韬奋,黄远生,邵飘萍把他们各个时期的办报活动总结到一起就会清楚很多。

我当时买了两本机构总结的资料,一本是新闻史的,一本是新闻理论。书中总结的知识点、框架图是按照专题总结的,非常清晰有逻辑。再配合自己做的笔记,基本上后期就背了这些内容,这两本书也已经快被我翻烂了

11-12月:考前冲刺阶段

接下来就必须要开始练习写了,至少每周模拟做一份题,正如前文提到过的,专业课答题量非常大,必须训练写字速度以及答题技巧。其实最好是从开始背的时候就能保持每天默写的习惯,最初可以写得全一点,往后就可以总结关键词,再由关键词向外拓展。

第一次模拟考我报了一个答题班,考完我就崩溃了。150分的试卷我只得了60分,因为第一次在三个小时内做那么多题目,根本来不及思考。不过也是这次模拟考我才发现了自己的问题所在。比如写字太慢、时间分配不均,基础题用了太长时间,导致后面的论述题完全无法展开。这个时候一定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毕竟模拟考就是一个发现问题的过程,所以接下来就要有针对性地做调整。

另外在这个阶段,导师论文要重视起来了,从这些论文中能看到老师的研究领域和出题侧重,而且对于答论述题也很有帮助。建议大家一方面可以找目标院校各位导师的论文,另一方面我们专业大佬的论文也是必须要看的,从这些论文中往往也能学习到答题方法,get学界前沿话题。

我在复习过程中是会借助一些公众号推送的热点和论文自己做一些专题,就是像媒介融合,中央厨房之类的,包括概念,优缺点,案例等,相信我,每一个新传考研人都绕不开这些。

很多朋友还会问到要不要报班的问题,我自己是没有报全程班的,因为刚开始复习时觉得就考本专业,基本上是把大学的内容重新学一遍,所以蜜汁自信。但后来还是针对薄弱模块报了班,找了学长学姐进行作业批改和辅导。而且很多优质公众号在答题技巧、热点分析、专题总结等各个方面都给了我很大的帮助。

我的建议是,视自己情况而定,有认真负责的老师或者学长学姐建议要比自己一个人摸着石头过河更有效率。目前也有很多在实务练习、热点分析、论述批改等方面做得很好的辅导机构,但是考研市场鱼龙混杂,做选择的时候一定要擦亮双眼。

关于公共课

政治:考研政治的学习完全不同于高中政治,它更讲求逻辑和理解。该买的资料像精讲精练,1000题,大纲解析,蒋中挺800题,还有之后的肖四肖八蒋五千万不能少。之后大纲出来后,可以再对照大纲解析对之前的笔记做了一些删除和增补,然后做800题。

肖八出来之后就开始做套卷了,我个人是把每一份的错题都总结在一起,然后分析是记忆的问题还是知识点理解有误,或者是没有注意到的时政热点,对于每一种类型的错题都对症下药。

大题的话我也是从肖八开始背的,可能是因为之前的准备工作做足了,总之我没有觉得大题有多难背。个人认为复习过程中不要过于纠结错了几个,错了就找原因,该背背,该理解理解,这样一来错误率自然就降低了。

英语:我是从三月份开始背单词,之后就一直没有断过。刚开始是背1575,之后就是真题里的生词反复背,单词的重要性大家都懂的。我大概从八月份开始做真题,前前后后做了4遍吧,反正做一篇分析一篇,到后来答案都记住了,就着重看文章,翻译句子。

大概11月份的时候开始背作文,我用了王江涛的高分作文,每天一篇,早上背下午默写,然后再自己写一篇,大小作文都是这样。这个时候我做了一套模拟题,但是没有对答案(怕我的小心脏承受不住…),主要还是想找一找做生题的感觉。

关于心态

最后最后再说一点,心态很重要。考研是一场持久战,谁都不可能每天都跟打了鸡血一样保持高昂的状态,但是心情低落的时候也不要慌,情绪是需要发泄的,偶尔任性一下并不影响大局。

絮絮叨叨说了这么多,希望把自己的全部所得都告诉学弟学妹们,毕竟作为一个走了两年考研路的老学姐很是明白这其中点点滴滴的痛苦和不易。希望这些经验能对你有些许帮助,也希望每一个付出过努力过坚持到最后的你都能守得云开见月明!

08 关于复试

一、体检内容及注意事项

参加体检的考生为:2023年硕士研究生已待录取的考生。

1.体检时间:3月17日至4月9日(深大总医院周日、南山医院周六日不安排体检),上午8点至10点空腹进行体检(建议体检前一天保持休息良好、饮食清淡、不饮酒,晚上8点后不进食),按医院规定时间领取化验单,签署总检医生意见并盖章。

2.体检项目:内科、外科、五官科、胸透/胸片、肝功2项、肾功2项、血常规。

3.体检费用:以各医院收费为准。

二、体检流程

1、携带二代身份证到体检处领取招工调干《体格检查表》进行体检,并在“贴照片处”贴上受检人一或二寸免冠近照(半年内近照);用正楷在体检表和化验单上填好体检者姓名、性别、年龄(请务必正楷书写)。

2、体检当天空腹到招工调干体检处的收费处缴费。

3、缴费后先抽血、再前往各科(身高、血压测量处、内、外、眼、耳鼻喉科)进行相关检查(孕妇免做胸透检查,必须事先向放射医生申明),内、外科检查前需先测量身高、体重、血压。

4、体检结束后,保管好体检报告,按医院规定时间领取化验单,由总检医生签署体检合格意见及盖章。

5.考生将已盖章的体检表及时交回各硕士点。

三、复试名单的确定

(一)复试人数一般为本专业录取指标(不含推免生,下同)的150%(小数点进位,下同)。

(二)一志愿上线(《国家初试成绩基本要求》A类线,下同)考生数未达到录取指标130%的专业原则上须接收调剂;达到本专业录取指标的130%,但低于150%的专业可视具体情况决定是否接收调剂生;超过150%的专业不再接收调剂生。

(三)各专业一般只进行一次复试,即一志愿考生和调剂生在同一批次内复试,共同排名。接收调剂量较大的专业可以分批次组织复试,即第一批次对一志愿考生组织复试,后续再对调剂生单独组织复试。

(四)对调剂生单独组织复试的批次,复试比例可适当提高,一般不高于200%。

(五)第一志愿上线考生按总分从高到低的顺序确定本专业参加复试的考生名单。

四、复试工作安排

(一)复试通知

各招生学院(部)负责通知本单位所有具有复试资格的考生参加复试。

(二)招生学院(部)制定和公布复试工作实施细则

各招生学院(部)制定本单位复试工作实施细则,根据复试日程,提前在本院(部)网站公布专业具体的招生指标、复试名单、复试方式、内容、程序、资格审查、日程等信息。

更多考研信息可以关注公众号——树蕙考研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